明年起,全省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將計入中考成績。南京部分學校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學生家長收集觀看演出、展覽的票根和現場照片作為藝術素質測評的“過程性資料”。一時間,家長群、朋友圈“炸了鍋”,不少家長到處“求票根”,甚至有人在網上兜售起票根來。
四處“求票根”讓家長感到煩
“觀看藝術演出、音樂會、美術展或書法展的票根,或現場照片;孩子在七上到八上期間參加藝術演出的照片;參加學校合唱團的照片(群里下載);參加合唱團的證書復印件。以上內容可貼照片,或編輯打印在A4紙上,并在A4紙上寫100字左右內容簡介……關系到孩子中考,不能不重視啊!”南京初中生家長嚴女士向記者亮出讓全家為之忙碌的學校通知。“不少學校都有這樣的要求,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家長都在找票根。這個要求落實起來不容易,因為普通家庭不可能一年看10場演出啊!”
到處問人,幾天下來,天天媽終于幫兒子找到十幾張票根,但拿到手一看還是不夠:學校要求的是10張一年內的音樂會、演唱會的門票,不是時間不對就是類型不對,只好又托朋友去問朋友。“我們也不想做假,但突然發這么個通知,讓人措手不及啊!”天天媽說,她偶爾也會帶兒子去看看演出,但一年看10場演出完成難度太大,一是沒那么多時間,二是現在音樂會、演唱會門票動輒幾百元一張,大人帶孩子去看,一年下來就是好幾千元的開支。她認為,用票根來作為藝術素養測評的“過程性資料”并不合理,“形式大于內容,就我所知,身邊沒幾個孩子是真正看過10場演出的”。
經常帶女兒出入劇院、美術館等文藝場所的周曉舒,最近頻頻收到朋友私信,都是向她要各種演出和展覽的票根。她問朋友們平時為啥不帶孩子去,現在“臨時抱佛腳”找票根,作假應付學校多不好,結果引來一堆吐槽:哪有時間啊?每天作業寫到十一二點,周末各種補課比在學校還忙,去看一場演出,加上路上往返時間,怎么也得三四個小時。“時間可是奢侈品啊!”還有朋友直言不諱——實在欣賞不了音樂會,呆在劇院里面會睡著,孩子跟我們一樣也沒有藝術細胞,不感興趣。
“票根”能證明藝術素養嗎
家長們熱求票根,跟藝術測評過程性評價指標密不可分。
省教育廳官方微信2月26日發布消息說,根據教育部《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為提高學生審美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江蘇在全國率先實施中考增加藝術素質測評的評價制度,將初中學生的藝術素養列入學業水平測試范圍,并出臺藝術素質考核辦法,從2020年起全省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計入中考成績。
藝術素質測評方案由各設區市具體制定,并已在2017年9月1日之前全部向社會公布。測評指標體系由基礎指標、學業指標和發展指標三部分構成,各項指標均有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一般采用等第式,由學校按照設區市要求實施考核;終結性評價由設區市組織統測,以分值或以分數轉化為等第進入中考成績。
已公布的《南京市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試行)》指出,過程性評價測評體系中的藝術欣賞考核指標,主要是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外藝術學習、藝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自覺。過程性評價在各區教育局指導下,由考生所在學校組織實施。學生參與社區、鄉村藝術活動,學習優秀的傳統民族民間藝術,欣賞高雅的文藝演出和美術展覽等,都可作為此項考核內容的依據。
然而,在自行確定藝測過程性評價標準時,有些學校要求學生一年內參加10場校外藝術活動并提供票據,于是出現一些家長到處找票根的現象。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最近網上出現不少兜售往年演出票根的賣家,“生意”還很不錯。
“藝術素質測評過程性評價要求有‘痕跡’記錄并不是一件壞事,但能不能更易于操作些?目前家長反映較大的票根收集,一年內要達到10張,就比較難做到。”南京三中學生家長秦先生感言。另外一位家長則表示,用收集的票根作“證明”就能過關,對于真正注重孩子藝術素質培養的家庭不公平。
過程性評價不能流于形式
“將孩子的藝術修養納入綜合素質考評,希望以此為導向,讓孩子的發展更全面,而非僅僅是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這個方向肯定是正確的。但在具體做法上也要注意可行性,否則效果難免打折。”業內人士表示。
南京九中校長張恒柱認為,量化是相對公平且易操作的方法,但量化考評藝術類成績其實并不科學,所以各校在操作時要好好思量,盡可能使量化科學合理,以免導致過程性評價流于形式。對一些家長四處“求票根”,同樣也是學生家長的張恒柱認為,一方面學校要注意使量化指標切合實際,另一方面家長也要注重誠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應該為孩子做榜樣,誠信方面同樣如此”。
南京市藝術素質測評文件2017年底出臺后,秦淮外國語學校就制定實施細則,明確學生除參加校內藝術類活動外,每學期還要至少參加一場課外藝術鑒賞性活動,如音樂會、畫展等。家長需拍攝一張學生參與活動的現場照片并貼在A4紙上,再附上200字的心得。校方表示,從收集上來的情況看,每個學生每學期參加一場課外藝術活動,完全能做到。很多學生交來參加兩三場課外藝術活動照片。學校將這些材料放入專門的檔案盒,以備2020年中考時使用。
家長也要注意“換腦筋”。周曉舒認為,家長不能僅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對藝術素質測評抱“應付態度”,也不能因為自己對藝術不感興趣,就武斷地認為孩子也不喜歡,沒有藝術細胞。“藝術可以滋養心靈,提升審美情趣,讓人更加熱愛生活。”周曉舒說,女兒跟著她一起看藝術展、聽音樂會,漸漸地喜歡上話劇、昆曲,在參加學校藝術節時使用戲曲元素,得到學校的嘉獎。家長只要幫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和精力,就可做到功課學習與增進藝術素養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