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蘇城頻繁降雨,全市防汛防臺風工作進入關鍵期。為了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蘇州市城管部門從管線施工風險排查、生活垃圾終端處置、照明設施故障修復等多方面集中開展行動,精細化管理織牢了防汛安全網。
雨水管網排除風險確保排水通暢
中心城區架空線整治和入地工程是今年一項民生重點項目,圍繞汛期該項目的推進,市城管局組織相關單位開展了雨水檢查井排查、雨水支管修復、圍擋基礎檢查等專項行動,并采取了防汛應對舉措。
針對項目中雨水檢查井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市城管部門聯合相關單位進行了逐一排查,主要涉及正在施工的東北街、解放東路、解放西路、西園路、留園路、金門路等,共清理檢查井20多處,確保了排水通暢。
在雨水支管與相關管線交叉沖突的部位,市城管部門組織設計單位重新設計優化,同時修復了12處雨水支管破損點,保障安全使用。
市城管部門還安排人員前往正在施工的東北街、解放東路、解放西路、西園路、留園路、金門路,逐個檢查施工圍擋基礎對雨水邊井存在影響的部位,并優化圍擋布置,保證雨水邊井的使用功能。
垃圾填埋場優化作業條件落實巡查
與往年相比,今年梅雨季節降水量增多。記者從市環衛處了解到,近期,蘇州市垃圾填埋場調節池的水位上漲明顯,垃圾中產生的滲濾液處置壓力很大。為此,環衛部門迅速落實了領導帶隊巡查制度,對垃圾填埋場調節池、污水泵站、庫區截洪溝等部位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
據了解,近期,市環衛部門在雨天停止了生活垃圾填埋作業,嚴格控制作業面,并及時做好日覆蓋和臨時覆蓋。同時,市環衛部門邀請設計單位對垃圾堆體雨污分流工作作提升研究,制定專項優化方案,完成了庫區核心區域HDPE膜鋪設及錨固等工作,并開展了對垃圾堆體膜破洞情況的巡視修補,完成了庫區排水溝維護、污水泵站維養、污水外排管道疏通及更換等任務,盡可能減少了雨水進入。
不僅如此,環衛部門還邀請了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專家開展垃圾堆體穩定性監測,采取舉措降低堆體內水位。目前,逢降雨天氣,庫區雨水導排通暢,滲濾液處置穩定。
照明設施應急搶修小組24小時排崗
近期,蘇州市城市照明管理處開展了汛期照明設施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徹底摸排了所有沿河堤岸線照明設施,對排查區域內存在松動歪斜問題的燈柱,現場完成緊固處理。同時結合往年防汛經驗,對低洼地段易受淹區域的照明設施重點進行巡查,密切監測水位,及時關閉相關照明設施電源。
從7月7日起,市照明處除白天正常養護戶外照明設施之外,緊急啟動防汛值班制度,每天安排27名值班人員組成應急搶修小組,實現24小時無間隙排崗,保證防汛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對于路燈桿、廣告燈箱倒伏,或撞斷(毀)、路燈架空線斷線、局部供電線路停電、電纜斷路或短路、控制箱撞壞或故障等情況,及時進行針對性處置,確保管轄區域照明設施安全運行。(記者 肖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