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IPO的大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加速”之年,繼科創板之后,新三板精選層、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紛紛落地。將目光“落地”,今年資本市場“蘇州板塊”增勢喜人,無論是上市企業數還是申報企業數,都牢牢位居全國“第一陣營”。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1家,其中境內A股9家(科創板4家),占全省今年上半年新增上市企業數量的二分之一以上。全市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融資457億元,同比增長52%。“從近五年來看,除了2018年外,蘇州上市公司數量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今年勢頭尤其迅猛。而且,板塊分布、行業分類十分均衡,區域也是遍地開花。”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副教授常巍向記者表向記者表示。
絕招1 科創板加速擴軍“活水”不斷
今年上半年,澤璟生物、廣大特材、凌志軟件和金宏氣體相繼上市,使得蘇州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0家,占江蘇科創板企業數的45%,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三。
與此同時,另一組數據格外亮眼:今年上半年,蘇州新增科創板IPO申報企業23家,是去年申報家數的1.6倍,占全省今年新增科創板IPO申報企業數量的66%。多的時候,一天有3家蘇州企業“報考”科創板。
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今年“報考”科創板并成功過會的蘇州企業之一。說起與科創板的結緣,公司副總經理張雨文說:“公司主營產品為諧波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因此,我們覺得公司的科創屬性與科創板非常契合,同時,高端裝備核心部件國產自主可控也符合國家戰略。”
對于科創板“蘇州軍團”加速“擴軍”的原因,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金融系主任、副教授趙玉娟認為,一方面是蘇州多年的制造業企業集聚,為蘇州科創企業新銳力量的崛起打下了重要基礎。另一方面是蘇州多輪遴選企業,提高企業儲備精準度,加強宣傳培訓的成果。另外,人才的大力引進也被很多業內人士視為蘇州科創的一個原點。“蘇州科技與金融的不斷深化融合,也為科創企業發展引來了‘源頭活水’。”趙玉娟表示,“創業貸”“科貸通”“扎根貸”“信保貸”“信用貸”等為一大批初涉市場的科創企業提供了“定制”服務。
絕招2 “精選層”和“試點注冊制”先走一步
新三板精選層和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是今年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頭戲,蘇州“種子選手”同樣跑在前面。6月13日,股轉公司公告審議通過同享(蘇州)電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精選層掛牌申請。這是股轉公司設立精選層以來第三家、江蘇首家過會企業。
數據顯示,自4月27日申報“開閘”以來,已有70家企業精選層申請獲受理,并有32家企業已獲核準,其中包括同享(蘇州)電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軸承廠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旭杰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蘇州企業。這3家企業目前均已完成申購,發行價分別為10.18元/股、14.45元/股和10.88元/股。蘇州投行人士預計,這3家蘇州企業有望首批掛牌精選層。
6月12日深夜,證監會發布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正式落地。自6月22日,創業板試點注冊制首批32家受理企業亮相之后,截至目前,已有283家受理企業相繼公布。蘇州企業則有11家,占全省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受理企業數量近三分之一。
“精選層面向的是市場認可度高、財務狀況良好的優質掛牌公司,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對此,常巍分析稱,蘇州經濟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擁有全省最多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另外,蘇州工業行業門類全,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發展層次高,創新能力強,輔以紡織、化工等行業,為進入精選層和創業板儲備了充分的資源。
絕招3 引資本入實體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蘇州不斷加大政策引領、平臺搭建和要素集聚工作力度,積極推動優質企業上市掛牌。繼去年出臺《關于鼓勵企業科創板上市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后,2020年,蘇州出臺了《蘇州市促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3項新政策,并細化出臺了6項相關指引,全力推動蘇州優質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蘇州市上市公司協會介紹,截至目前,蘇州共有境內外上市公司164家,其中境內A 股上市公司128家,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位列江蘇省第一。最新數據顯示,這128家A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已超萬億元。
“上市公司對蘇州經濟的作用,除了人們眾所周知的籌資的作用,實際上還有更重要的作用。”趙玉娟告訴記者,第一個是規范經營,企業要上市就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改造,優化蘇州經濟發展的基礎;第二個是聚集效應。通過上市公司的示范效應,吸引相關企業,共同發展,完善蘇州產業鏈條;第三個是促進蘇州產業結構的調整。她說道:“10年前,蘇州上市企業較多集中于傳統制造業,而如今越來越多的科技型、服務型企業開始嶄露頭角。”
據介紹,今年蘇州市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握新證券法實施以及科創板、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新三板改革等機遇,促成更多蘇州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掛牌和融資。蘇州市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全市將力爭新增上市企業20家。”(記者 戴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