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生機勃勃的鹽城黃海濕地美景。(資料圖) 楊國美 攝
中新網鹽城2月28日電(顧名篩)深化黃(渤)海濕地公益保護檢察聯盟建設,加大對黃海濕地、湖蕩濕地、黃河故道等自然生態的司法保護力度……28日,江蘇鹽城政法部門向媒體介紹了順應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服務建設四個“綠色鹽城”的政法新實踐。
從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到“世界濕地之都,仙鶴神鹿故里”,再到“國際濕地、沿海綠城”,鹽城明確了綠色低碳發展“線路圖”:力爭到2025年,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初步展現現實模樣,到2030年成為推動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示范城市。
“‘綠色低碳’厚實全市政法護航新底色。”鹽城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戴紅春說,2022年鹽城政法系統頂層設計出臺了六項措施,公檢法司四部門配套公開承諾23項事項,構建了全市政法系統“1+4”政法護航體系。今年,鹽城政法系統加大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的護航力度,精準對接營商所需,再次出臺20條硬核措施,全面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針對鋼鐵、化工、建材等“兩高”行業以及破壞生態環境類案件,鹽城政法部門將加強企業環境合規審查,將能否落實“兩碳”目標、是否履行生態恢復責任,作為合規計劃有效性評估的重要內容,推動企業合規整改。
鹽城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吳海龍介紹,將深化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將環境保護專家納入第三方名錄庫,參與涉嫌環境犯罪企業的合規整改,落實風險評估與風險預防措施,避免紙面合規、形式合規。同時,深入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對全市檢察濕地生態修復基地群提檔升級,規范生態環境損害公益訴訟賠償金使用管理機制,加強生態修復效果的監督和評估,確保生態環境修復取得實效。
在公益訴訟檢察方面,鹽城將深化黃(渤)海濕地公益保護檢察聯盟建設,擴大濕地保護“朋友圈”,推動濕地保護區域協作走深走實。以全球濱海論壇在鹽城舉辦為契機,積極籌辦檢察分論壇,擦亮綠色生態“金招牌”,助力鹽城打造世界知名生態會客廳。此外,綜合運用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手段,助推社會治理,強化生態保護,加大對黃海濕地、湖蕩濕地、黃河故道等自然生態的司法保護力度,加強執法司法協作,通過開展聯合巡查執法活動等,助力打造優美生態空間。
此前,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為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在聚焦綠色能源之城建設方面,充分發揮司法在能源利用、能源轉型、能源保障方面的指引功能,依法審理、正確裁判相關糾紛,積極探索構建風險防范機制;在聚焦綠色生態之城建設方面,嚴懲破壞生態、環境污染犯罪,深化環資審判機制改革,完善環境執法司法聯動機制等舉措。
標簽: 江蘇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