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青海省西寧市。馬銘言(青海分社)/中新社 資料圖
【資料圖】
一則“號召黨員干部邀請游客回家食宿”的倡議書,讓青海西寧市文明辦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是,6月15日,青海西寧市文明辦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文明西寧”在《倡議書》中這樣寫道:我們提倡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加入旅游服務志愿者隊伍,主動到旅游景點、人員密集場所擔任志愿者,耐心解答游客問題。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主動讓出自己的車位,主動貢獻自己的車輛,主動邀請游客到自己家中用餐、留宿,盡可能地為困難游客提供便利和幫助,把西寧人民的熱心、親切和友善傳遞給廣大游客。
西寧市文明辦6月15日《倡議書》截圖。
這番表述立即引發爭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文章就提出,這種家里的接待雖然展現出熱情好客,然而一旦出現飲食、住宿方面的問題,對黨員干部志愿者來說,做好事反而惹來麻煩,對游客而言,恐怕也不滿意當地的旅游服務。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6月17日晚間,“文明西寧”微信公眾號再度發布新的《倡議書》,并在開頭說明:“2023年6月15日,西寧市文明辦向全市黨員干部發出了積極做好旅游旺季服務保障工作的《倡議書》,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對于《倡議書》中個別表述不嚴謹、不精準的問題,做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在此,感謝廣大網民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支持,感謝大家給予的理解和包容。”
西寧市文明辦6月17日晚間發布的新版《倡議書》截圖。
這一說明未直接點出究竟是哪些表述不嚴謹、不精準,不過通過對比可知,新的《倡議書》雖然“提倡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加入旅游服務志愿者隊伍”,但將此前引起爭議的“主動讓出自己的車位,主動貢獻自己的車輛,主動邀請游客到自己家中用餐、留宿”等內容替換為“在特殊困難情況下,積極發揮作用,為游客排憂解難”。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西寧市文明辦此前的《倡議書》在西寧市當地也引起了爭議。
在封面新聞的報道中,西寧市基層公務員徐先生表示,“有點一言難盡,大家抵觸情緒很大,至少我不愿意把不認識的游客往家里帶。”
他觀察到,“文明西寧”公眾號平時的推文基本閱讀量在幾百人次,甚至只有幾十人次,這篇倡議書推文,已經沖破了9萬多人次閱讀。“就說讓停車位這點吧,一點不現實啊。”徐先生舉例,光是要到達停車場,是不是還得給游客提供門禁服務的細節,就很難協調。
6月以來,西寧旅游市場逐漸進入旺季。根據《西寧晚報》6月17日報道,為助力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標桿城市,落實市委關于“走在前、作表率”的工作要求,在旅游旺季來臨之際,我市全力健全服務保障機制。聚焦“吃、住、行、游、購、娛、醫”旅游全要素,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旅游旺季服務保障新格局。緊盯旅游市場亂象、旅游消費投訴熱點、社會關注焦點等問題,通過高位推動、高壓震懾,聯合執法、綜合施策等方式,突出拉網式排查,全面開展旅游市場整治,努力營造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場環境。以游客滿意為導向,完善旅游廁所、道路標識等基礎設施,提升出行環境。強化從業人員培訓、提高行業服務水平。暢通旅游咨詢、投訴受理服務渠道,及時有效辦理涉旅投訴,妥善化解矛盾糾紛。
報道還稱,以“游客第一,賓至如歸”為理念,為確保游客順利出行,西寧市推行旅游專用客車和異地自駕游客車,在我市旅游出行時,不受區域道路和車型大小的限制,均可在市區道路內優先通行,旅游車輛優先行、接送游客可臨停、旅游線路保暢通、違章處理更快速、異地駕駛證本地補辦、市區景點、酒店及餐廳可臨時停靠等一系列旅游便民措施,全力保證游客在西寧出行便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