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中北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因“第一金陵名秀山”棲霞山位于境內,故名棲霞區。
經過多年的發展,棲霞區已經成長為南京經濟發展最有活力、創新研發最具潛力、深化改革最富動力的區域之一,“最強增長極,最美新棲霞”建設也在不斷競速新征程。
(相關資料圖)
在今年的南京市兩會上,市委書記韓立明參加棲霞代表團討論時曾表示,棲霞區地位重要、區情特殊,面對新形勢新期待,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做好融合發展文章,為南京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實踐的示范和引領作出更大貢獻。
如今,2023年已行進過半,在各大城市競相角逐各類產業賽道的當下,如何以產業發展之力,促城市經濟大盤之“穩”、謀城市發展質效之“進”?棲霞區將破題之筆,點在了“創新”上。
穩扎穩打,錨定產業強區
“全力以赴促融合,構筑發展新高地!”在今年開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對棲霞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作為經濟大區、科教大區、人口大區,兼有行政區、經開區、大學城三大板塊的棲霞區,一直以來都是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
一周之內推動兩家企業上市科創板;集中簽約落地一批批優質項目;在全市“五拼五比曬五榜”首榜中斬獲“拼經濟比貢獻”紅旗激勵;2023年第二批科技型入庫企業645家,兩批次累計入庫企業達1282家,同比增長67.49%;外貿進出口進度位居全市前列……
2023年上半年,棲霞區成績斐然。
站在謀定下半場的風口之上,棲霞以發展實體經濟為著力點,做強做優主導優勢產業,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的發展路徑已躍然紙上。
而構筑發展新高地,首要任務則是全力拼經濟、強產業。據悉,由棲霞區、經開區、仙林大學城聯合規劃建設打造的中國(南京)智谷,集聚了以微軟、英特爾、東交智控、達科信息、極智嘉、后摩智能等為代表的行業領軍企業,每年引進企業數量、產業產值規模保持了20%的增長,其產業競爭力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未來,在長三角一體化、南京都市圈發展等多重戰略疊加機遇下,這里將建設成“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地標。
在產業布局上,棲霞區持續優化石化、能源等傳統產業,圍繞智能制造裝備、新型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培養一批具有產業競爭力、生態主導力的“鏈主”企業,打造千億級產業基地,持續推動制造業規模全市領先。
全力轟鳴發展主引擎,立足推進項目建設也是“關鍵一招”。今年,棲霞區計劃推進55個實施類省市重大項目,通過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吸引大型央企、民營頭部企業投資棲霞,力爭在五十億級、百億級重大項目上實現新突破,推動招商引資擴量提質。
此外,棲霞區還緊抓機遇、敢為人先,把握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等新產業發展機遇,搶占新賽道、培育新動能。持續深化中國(南京)智谷建設,豐富“AI+”智慧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強鏈補鏈,加快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逐步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城市發展活力熱涌。
隨著產業、項目以及新興技術的靈活駕馭,棲霞區打造城市發展新高地的目標也越來越近。而在這一前進過程中,創新成為了關鍵一環。
塑造優勢,讓創新站在“C位”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不竭動力。
自從南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其加快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區域科技創新重要中心的腳步愈發穩健。
作為南京創新研發最具潛力的區域之一,棲霞板塊堅決扛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重大責任,發揮好大學城創新圈、行政區孵化圈、經開區產業圈“三圈疊加”優勢,以實干實績為全市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這一點,從2022年的數據中便可以洞悉。去年,棲霞共集聚高新技術企業921家,較上年增長11.23%;培育規上工業高企188家,較上年增長20家;入選省、市瞪羚、(培育)獨角獸企業93家。
對此,棲霞區委書記戴華杰也表示:“2023年南京已經明確要大力推進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建設,棲霞板塊也要主動融入環紫金山科創帶建設,以駐區“雙一流”高校、南京經開區、新港高新園、棲霞高新區等為支點,一體推動戰略科技平臺打造、高端人才引育、區域協同創新,助力全市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爭當國家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
7月初,南京市科技局公布了2023年度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名單,其中棲霞區24家企業承擔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項目批準,立項數量位居全市第三。目前,棲霞已建有超190家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作為企業自主創新標志物,企業科研平臺集成企業現階段尖端研發設備與人才儲備資源,為高校科研成果無縫銜接就地產業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推動力,而這一便利也將助益棲霞科技領域發展的迭代升級。
近年來,棲霞全區新建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0家、市級人才定制實驗室5家、省級院士工作站3家。棲霞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棲霞區將持續積極響應南京市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號召,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方面幫助企業科研平臺建設提質增效;另一方面,持續溝通聯絡區內高校院所,為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新建及重組工作做好支持與服務,持續深化校地合作。”
目光長遠,方能行穩致遠。為了讓創新走上“C”位,棲霞區背后下的功夫也不可忽視。
持續更新完善《棲霞區深入推進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并通過充分運用“寧企通”“政策通”等惠企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信息精準推送。
棲霞區科技局還積極開展“三三〇”常態化走訪活動,閉環解決企業問題,實現服務零距離、零邊界,并同步更新、下發《科技創新項目、資質申報月歷》等指南文件,以更實舉措保障科技政策扎實落地。累計為近百家企業“引渠搭橋”增信心,牽頭解決200余項訴求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棲霞區還成功舉辦了2023棲霞區創新產品對接推介會,圍繞企業訴求、市場需求,精選一批“棲霞創造”的企業和產品,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為“本地產品本地銷”鋪設道路,健全企業良性發展供需對接機制,讓創新企業和產品穩站城市發展主賽道,當好經濟發展的主角。
宜居宜業,共赴青年發展型城市
棲霞區稟賦資源得天獨厚,擁有南京最長的長江岸線和最多的長江歷史文化資源,既是全國“幸福百強區”,也是南京充滿活力、富有魅力、宜居宜業的極美之地。
這里商貿繁華,擁有仙林金鷹、萬達茂、招商花園城等大型商業體;這里交通便利,高速、高鐵、地鐵、港口等一應俱全;這里名校扎堆,不僅匯聚了南大、南師大等18所高校,而且更是在積極引進南外、南師附中、金陵中學、南京一中等優質教育資源;這里這里醫療健全,省人醫燕子磯新城醫院、省中醫院紫東院區、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南醫大二附院邁皋橋院區等優質資源聚集,打造了層次豐富效果好的分級診療體系......
宜居宜業的“新棲霞”越發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而高品質的生活環境,不僅給當地的居民們帶來了幸福生活,也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才來棲工作。
人才是創新的源泉,留住了人才也就抓住了創新發展的關鍵密鑰。
2023年5月24日,南京市棲霞區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主題活動暨2023“棲引力”青年人才周啟動。
活動當天發布了棲霞區服務青年人才若干舉措、并且對全年引才路線和優質就業崗位進行了整體推介。其成立的青年科技人才聯盟也掀起了關心支持青年人才在棲工作的濃厚氛圍。
據悉,2022年9月,南京市棲霞區被確定為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省級試點。自設立試點以來,棲霞區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通過三區政策共融、項目共推、人才共培等方式,圍繞青年思想學習、創業就業、生活安居、社會融入等方面,實施“青春五優”行動計劃,推出一批優化青年發展的普惠政策、實事項目、活動載體和改革舉措等,以青春五優助力青年無憂,讓棲霞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棲霞更有為。
未來,棲霞區也將以“棲引力”青年人才周為契機,持續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深入構建青年人才友好生態,促進三區融合、集聚青年人才、厚植成長沃土,打造青年人才愿來愿留、樂活樂享的城市環境,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選擇棲霞、來到棲霞、扎根棲霞。
無論是產業集群還是科技創新又或是人才招引的成功,其背后折射出來的都是棲霞區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
回望上半年,各大領域成績斐然;沖刺下半年,棲霞區也用一系列成果和實踐證明了“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不僅停留在口號上。“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更高水平展示中國式現代化新圖景”,棲霞一直在路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