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溫在18度時,人腦思維最為敏捷;35度以上人腦會感到疲勞;溫度低雖使人腦清醒,但用腦效率并不理想。
2、濃綠色或淡藍色可使人平靜,易于消除大腦疲勞;而深紅色對人產生強烈刺激,使大腦興奮,但隨后則趨向抑制。
(資料圖)
3、 氣壓,氣溫,濕度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均不大的平穩氣候有利于人的長壽。
4、因為年齡越大,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就越高。
5、 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的所有法庭,至今仍遵行這樣的陳規:對發生在西洛可風季節的犯罪行為,應從輕發落,因為灼熱難當的西洛可風往往使人頭暈目眩,喪失理智。
6、 近來的研究也發現,氣象與人們的行為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某些特殊的天氣會打破空氣中正負離子的平衡,引起人們情緒上的波動,從而導致悖離常態,難以自控的行為。
7、 長期以來,人們中間存在著一種誤解,認為空氣最新鮮的時間應該是早晨。
8、其實恰恰相反,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氣污染最為嚴重,其中晚7點和早7點為最高峰。
9、一年之中,夏秋季空氣最新鮮,春冬的頭一兩個月空氣污染最重;在一天當中,中午下午空氣較新鮮清潔。
10、新鮮的空氣使您的鍛煉事半功倍。
11、為了您的健康您是否應該調整一下您的作息時間呢?做為辦公現代化的重要工具,復印機在企業,事業,機關,學校已經被廣泛地使用,但是它給健康造成的危害還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12、復印機在工作中會產生大量的有害化學物質,吸入肺中,會誘發許多上呼吸道疾病,甚至會導致肺癌。
13、因此,復印機機房要注意通風,除塵;另外,長時間在機房里工作的人也要定期到室外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14、熱島效應與疾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都會感到,夏季越來越熱,讓人無法忍受,事實確是如此。
15、據氣象觀測,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溫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16、除具有“火爐”之稱的南京、武漢、重慶外,近年來長沙、合肥、濟南、福州、鄭州等城市溫度每年都在上升,有的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火爐”。
17、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熱島效應”。
18、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比周圍地區氣溫高,尤其是夏天,市區與郊區的溫度相差幾度,鄉村的溫度又比郊區的溫度低些。
19、我們將近地層氣溫描述在一張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是一個高溫區,溫度以城市為中心向郊區遞減。
20、如果將高溫區用紅色描述,低溫區用藍色描述,城市就象汪洋大海中孤島,氣象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城市“熱島效應”。
21、這種“熱島效應”是如何形成的呢?城市工業的高度集中,工廠排放的煤灰、粉塵、CO2、工業鍋爐產生的熱量、廢氣、汽車尾氣以及居民消耗的能源氣體覆蓋在城市上空,它們善于吸收長波輻射,增加溫度。
22、隨著現代工業城市規模擴大,高樓相連,馬路縱橫,池塘被填平,植被被破壞,調節溫度的作用不復存在,而水泥建筑、馬路熱容量小,吸熱能力強。
23、在夏季烈日照射下,馬路上的溫度要比土地上的溫度高18度,水泥屋頂溫度比草地上的溫度高20度。
24、由于白天大量吸熱,夜晚持續散發熱量,造成市區溫度降不下來。
25、加上現代城市人口密集,家庭中大量使用電冰箱、微波爐、空調等家電,對高溫天氣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26、人類有許多疾病就是在“熱島效應”作用下引發的。
27、在城市“熱島效應”作用下,城市中每個地方的溫度又并不是一樣的,而是呈現出一個個閉合的高溫中心。
28、在高溫區內,空氣密度小,氣壓低,產生氣旋式上升氣流。
29、由于大氣是連續不斷的,周圍的各種廢氣、化學有害氣體不斷地對高溫區進行補充。
30、在這些有害作用下,高溫區居民易患消化系統疾病,表現為食欲減退,消化不良;胃腸道和潰瘍性疾病增多,復發率高。
31、神經系統損害嚴重,表現為失眠、煩躁不安、心神不定,記憶力下降;患憂郁癥和精神委靡癥。
32、呼吸道疾病、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鼻竇炎、咽炎人數也有所增多。
33、由于大氣污染物會刺激皮膚,導致皮炎,甚至引起皮膚癌。
34、通過觀測還發現,在高溫嚴重的夏季,在汞、鉻含量高的城市里的居民,腎臟易受到傷害。
35、當鉻進入眼睛時,可以引起結膜炎,甚至導致失明;汞可損害人類的腎臟,并伴有腹痛、嘔吐及中毒。
36、既然這樣,我們應該如何防止“熱島效應”呢?國內外專家都在積極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已有多種方法可以減少“熱島效應”。
37、例如可以采用改變城市建筑物表面涂上白色或換上淺顏色的材料,以減少吸收太陽輻射。
38、在路邊、花園和屋頂種花栽樹,可使城市溫度下降。
39、加強城市規劃,選擇合理的城市結構模式,樹立城市生態學觀念,統籌安排工廠區、居民區。
40、尤其是熱島區要加強綠化,通過植物吸收熱量來改善城市小氣候。
41、將城區分散的熱源集中控制,提高工業熱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減少熱量散失和釋放,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措施。
本文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有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