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舉行的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已經是連續三年在湖北舉辦。三年來,武漢持續加強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成為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的“賦能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TCL首席運營官介紹了武漢華星光電的最新發展。
TCL首席運營官王成:“武漢華星聯合湖北聯通、格創東智,我們成功建設了我國半導體顯示行業第一個5G的全連接工廠,創新了5G+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方案。”
王成提到的“格創東智”,是武漢打造的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華星光電面板生產所涉及的全部數千臺設備、三百多道工序,以及200多萬個參數,被一個叫“CIM”的智慧大腦管理。而這個“CIM”,一般企業無法開發。
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CEO何軍:“在整個武漢和湖北,高端的和先進制造業已經形成了非常大的聚集趨勢,會讓格創東智能夠真正地把在半導體行業沉淀的經驗非常好地用起來。”
如今,格創東智已陸續向500多家武漢市企業提供了智能化改造咨詢診斷服務,并將客戶范圍從半導體行業延伸到鋰電池、光伏等新能源領域。
湖北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敬:“未來格創東智將繼續堅持這一戰略,為客戶提供整廠規劃,生產制造、品質檢測、倉儲物流等在內的新能源智能工廠整廠解決方案。”
眼下,湖北已建成37個像格創東智這樣的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做好工業互聯網平臺這樣的軟件的同時,一大批硬件也在扎實推進。比如武漢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骨干直連點和星火鏈網,這些關鍵基礎設施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其中,武漢頂級節點已經接入31個二級節點,累計標識注冊量達到87.52億個,累計接入了6720家企業節點,并初步實現了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四省標識解析“有體系、有流量、有應用”的目標。這些關鍵平臺,支撐著武漢的制造業,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烽火通信裝測生產測試工程師皮武:“這底下以前可能是十幾根二十根網線,但有了無線網絡之后,我們現場就很整潔。”
密密麻麻的網線消失不見,只是看得到的一個小變化。在烽火通信的生產線上,5G+機器視覺技術,讓產線檢測和產品復核不但更準,還更快。
烽火通信裝測生產測試工程師皮武:“現在實現了缺陷圖片的二次復判,輕松了很多,復檢效率大概提高了70%、80%左右。”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藝工程部經理李飛:“傳統的生產模式轉變為數字化生產模式,設備的綜合效率由40%提升到了60%,在生產環節不斷壓縮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在湖北,一系列應用場景和示范標桿在鋼鐵、化工、汽車、電子等工業領域多點開花。今年,武漢先后獲批建設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就在上周,還被新鮮出爐的《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定義為“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黃朋威
標簽: 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