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又將迎來“巨無霸”。
根據上交所公告,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正達”)主板首發事項將在本周(6月16日)上會。此次先正達募資規模為650億元,若上市成功,將成為繼農業銀行之后A股近13年來最大規模IPO。
先正達集團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創新企業,主營業務涵蓋植物保護、種子、作物營養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并從事現代農業服務,是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
(相關資料圖)
A股近13年來最大規模IPO要來了
公開資料顯示,先正達集團于2019年注冊于上海,主要由瑞士先正達、安道麥及中化集團農業業務組成。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758年,至今已超過250年,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
企查查APP顯示,中國化工農化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先正達99.1%股份,為該公司控股股東。
先正達有多厲害?2021年,先正達集團在全球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三、在數字農業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在中國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一、作物營養行業排名第一,是中國現代農業服務行業的領先者。
此次IPO,先正達擬募集資金650億元,用于“尖端農業科技研發的費用和儲備”、“生產資產的擴展、升級和維護以及其他資本支出”、“擴展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MAP)”、“全球并購項目”、“償還長期債務”。
值得一提的是,若能足額募資上市,先正達將成為自農業銀行上市以來的A股最大IPO。早在2010年7月,農業銀行登陸A股,募資685.29億元,創下迄今為止A股史上最高募資紀錄。
業績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先正達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87.79億元、1817.51億元、2248.4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39億元、42.84億元、78.64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31.29億元,歸母凈利潤39.54億元,同比下降26.26%。
主板上市,對A股市場有何影響?
談起先正達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按照此前的安排,先正達集團原定于今年3月29日科創板IPO上會。但隨后,其科創板上市會議被臨時取消。
今年5月,先正達集團在公司官網刊發聲明,表示已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并同時向上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
其在聲明中表示,今年2月,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正式實施,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板塊定位更加清晰。主板定位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作為全球農業科技龍頭企業,先正達更適合在全面注冊制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同時將有助于接觸到更多元的投資者,也對公司長期價值有利。
上交所回應稱,“尊重企業對上市板塊的自主選擇,支持大型農業科技企業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先正達借助資本力量可以持續開發更多新技術和新服務,有望促進我國農業創新發展和現代化轉型,推動我國農業更全面地參與國際競爭。
那么,先正達選擇在主板上市,又會給投資者帶來什么?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與科創板相比,主板投資者進入的門檻更低,因而投資者的數量和類型也更豐富。近年來,先正達集團的業績不錯,收入規模較大,利潤持續增長,如能在主板上市,能讓更多的公眾投資者參與投資,分享公司的成長回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