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大模型和聊天機器人ChatGPT成為當下熱詞,一度爆紅的元宇宙遇冷了嗎?
7月29日,澎湃新聞記者在ChinaJoy現場看到,除了AI(人工智能)新品外,多款元宇宙相關產品也亮相展廳。字節跳動旗下VR(虛擬現實)廠商PICO帶來最新款VR一體機PICO 4和PICO 4 Pro;咪咕公司帶來星際廣場、比特數智人、比特轉播等元宇宙特色體驗;世紀華通旗下數字藏品平臺“數河”也參展亮相。在三七互娛展臺上,觀眾戴上VR設備,可以現場沉浸式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
咪咕展區現場玩家進行元宇宙相關體驗
(資料圖片)
“AI興起后,大模型概念火爆引發的元宇宙退潮,我們理解主要是因為公眾對于VR(虛擬現實)這樣的新興行業期望過高。”PICO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元宇宙產業的現狀。
“此前大廠入局,資本熱捧,市場關注,好像明年就要爆發。今年以來,資本轉移到其他熱點,市場未能如預期爆發,大家就覺得‘涼涼’。其實行業本身沒有問題,更多是大家在熱點退潮后情緒上產生的波動。”
實際上,多位業內人士認為,AI及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反而助推元宇宙落地。今年6月,《上海市“元宇宙”關鍵技術攻關行動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發,為元宇宙關鍵技術的攻關注入動力,而與此同時,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以Apple Vision Pro為代表的MR沉浸式設備等突破,也正催生著元宇宙的巨大變革。
商業模式欠清晰,需要長期投入
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最早就是出自于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該小說描繪了類似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元界(Metaverse)。在《雪崩》中,斯蒂芬森描述了一個平行于真實世界的賽博空間,體驗者戴上耳機和目鏡,就可以通過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世界。
兩年前,元宇宙概念一度爆紅。今年以來,包括國內的騰訊、字節,海外的Meta等公司,均在元宇宙領域有不同程度的“調整”:Meta開啟歷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字節旗下PICO宣布裁員,騰訊收縮XR業務。在AI和聊天機器人ChatGPT走紅后,曾經的香餑餑元宇宙似乎“不香了”。
作為元宇宙落地的重要場景之一,游戲從業者如何看待元宇宙?
“我認為元宇宙的發展是更理性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元宇宙,二者相輔相成。”在大會現場,Unity中國總裁張俊波告訴記者。
“AIGC是引領數字資產生產力革命的必經之路,可以為元宇宙提供強大的支撐和增強。元宇宙的發展離不開海量數字資產的生成,但是數字資產的生產成本高昂、對技術人才的要求苛刻,已然成為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原因。”他表示,只有在數字資產制作的流程中引入AIGC,才能夠大規模、流水線式地生產高質量的虛擬內容,掀起元宇宙時代的生產力革命。
“AI與元宇宙相比效率優勢更加顯現,已經能夠在多個場景發揮作用,大大提高了生產力,降低成本,并增加創新創意的機會。”一位世紀華通高管向記者坦言,“元宇宙的商業模式有欠清晰,但并非代表熄火。隨著硬件技術的提升,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應用的擴大,商業模式的逐漸成熟,依然充滿機會。”
在業內人士看來,元宇宙賽道需要長期投入是共識。此前,HTC全球副總裁在接受記者獨家采訪時曾強調,元宇宙不是“賺快錢”的賽道,“目前元宇宙的整個產業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非常清楚它需要時間的積累,不是花錢一兩年就可以堆砌出來的。”
以元宇宙所需要的VR技術硬件為例,一位頭部公司技術負責人曾向記者透露,VR硬件的器件需要定制,不管是核心器件還是整機制作成本都極為高昂,目前市場需求還在培育階段,盈利路徑不清晰。如果資金實力不足且產品力不強的話,持續投入幾年后就會面臨資金困難,需要較長期的投入和足夠的耐心。
AI助力元宇宙發展,率先在游戲中落地
盡管元宇宙在今年的熱度有所減退,但多家廠商透露,游戲依舊是元宇宙重要的落地場景,目前也在大力發展和持續投入。大模型的火熱,不代表元宇宙已經退潮,AI也是元宇宙的基礎設施之一。
據三七互娛負責人現場介紹,在2016年,已經以投資的方式在元宇宙核心技術領域進行布局,讓企業對元宇宙技術的發展有較高的敏感度。目前,三七互娛通過投資切入算力、半導體、光學顯示、整機、應用及底層技術等多重元宇宙底層涉及的賽道。今年4月,三七互娛投資的元宇宙低代碼UGC平臺YAHAHA公開了AIGC新技術“Text2Game”,進一步延展元宇宙內容創作邊界。
米哈游總裁劉偉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提到,自己的愿景是在2030年打造出10億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虛擬世界,“現在元宇宙在上海也是一條重要的新賽道,我們這一代年輕的創業公司其實有機會去參與全球的競爭。”他表示,希望從內容領域切入,最終能夠在元宇宙里讓十億用戶享受虛擬世界,未來十年內有機會在這個領域做出有世界影響力的產品。
談到AI和元宇宙之間如何互相影響,張俊波介紹,AIGC技術可以用于元宇宙中的角色設計、場景生成、虛擬經濟模擬等方面。通過AIGC生成的智能代理,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和真實感的虛擬角色,豐富元宇宙的內容和玩法。
其次,AIGC可以通過分析和理解玩家的行為和偏好,為每個玩家提供個性化的元宇宙體驗。AIGC可以根據玩家反饋,調整虛擬環境中的各種因素,使其與玩家的興趣和需求相匹配。
另一方面,元宇宙也為AIGC提供更廣闊的虛擬空間,用于AIGC的開發和應用。通過元宇宙中的真實模擬和互動,AIGC可以獲得更多真實世界的數據和反饋,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和智能化能力。當然,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至關重要的前提。
作為元宇宙的底層技術,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XR(擴展現實)互相融合,能為體驗者帶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無縫轉換的“沉浸感”。PICO相關負責人表示,XR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行業,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這個行業的發展,而不是抱著“一擊必勝”的心態。
“XR產業正邁入從VR向MR(混合現實)的過渡階段。VR設備不再僅僅是VR,它也是一個MR設備,這個趨勢從前段時間蘋果推出的Vision Pro產品就可窺見一斑。”該負責人透露,“無論是AI的興起,還是元宇宙的退潮,都不能否認XR行業的發展潛力和價值。應該以更開放、更理性的眼光看待這個行業,期待它帶來更多的創新和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AI還是元宇宙的發展,都折射出科技已成為游戲行業的重要力量,“游戲作為一個全新的超級數字場景,正不斷產生著人們始料未及的變化。游戲在諸如加速相關技術升級、促使業態裂變、推動數實融合、提升產業價值等許多方面的催化作用,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兼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認為。
他表示,國家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游戲企業的科技創新,鼓勵加大前沿技術研發投入,加快核心技術創新突破。
(注:圖片及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27-85721622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