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社區入選全國首批完整社區建設試點
(相關資料圖)
來源:長江日報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的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名單正式出爐,共有106個社區,江漢區八古墩社區成為武漢唯一入選社區。8月7日,長江日報記者實地探訪,探尋其“完整社區”探索之路。
聚焦六大標準建設完整社區
據了解,完整社區是指在居民適宜步行范圍內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健全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完備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充足的公共活動空間、全覆蓋的物業管理和健全的社區管理機制,要符合這六大標準,且居民歸屬感、認同感較強的居住社區。
作為社區治理界的“新事物”,完整社區最早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兩院院士吳良鏞提出。他認為,社區不僅包括住房問題,還包括服務、治安、衛生、教育、對內對外交通、娛樂、文化、公園等多方面因素,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軟件,內涵非常豐富,應是一個“完整社區”概念。
2022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通知,決定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區樣板,盡快補齊社區服務設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環境。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七部門印發通知,決定在全國選取106個社區,開展為期兩年的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各地要聚焦為民、便民、安民服務,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四世同堂”小區結構成為完整社區“試驗田”
八古墩社區隸屬江漢區唐家墩街道,地處漢口二環核心地段。轄區共有3個專業物業小區、3個物業接管老舊小區、1個在建小區,居民共3147戶、7918人。其中,有以中百宿舍為代表的“祖輩”老舊小區,有頂琇晶城“父輩”中年小區,有漢和蕙苑這樣的“少年”式小區,還有即將瓜熟蒂落的“嬰孩”萬科公園5號小區。整個轄區呈現老年人多、居民小區構成多樣的特點。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四世同堂’式的居民小區構成多樣、各具特色,守望相助,雖然為社區治理增加了極大的難度,但也讓社區成為江漢區乃至武漢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試驗田’。”八古墩社區黨委書記胡彩保介紹,轄區內的7個小區體現了城市建設和更新的典型路數,而且這種更新是自然且永續的,符合城市生長的規律。
補齊功能短板打造“完整”生活場景
“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試點,我們自我對標了一下,只能算剛及格。”胡彩保謙虛地說。據介紹,目前,轄區范圍內有1個社區黨群中心、1個社區共享客廳、1個幼兒園、1個老年服務站、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礎公共服務設施;2個綜合商超、1個郵件快遞點、3家理發店、1個洗衣店、2家藥店、3個維修點、1個家政服務網點、26家餐飲店等便民商業服務設施;電動車停車棚、公共充電停車位、垃圾收集站、公交站點、地鐵等市政配套設施。轄區7個小區已接入江漢城資公司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我們打算對標,進一步補齊居民生活功能短板,打造更‘完整’的生活場景。”胡彩保介紹,目前正以居民需求為依托,引導居民全過程參與完整社區建設,以基礎設施完善推動社區整體氛圍形成,全面推進多場景融合的“15分鐘生活圈”。
比如,在漢和蕙苑小區、中百宿舍、雅苑公寓等多個小區,整合資源、籌措資金修建5處停車棚,解決小區電動車停車難問題,構建社區“易行場景”;運用共同締造理念,通過“三個一點”(即居民群眾出資一點、財政支持一點、轄區單位幫扶一點)的方式實施中百宿舍“平改坡”項目,解決老舊小區房屋漏水問題,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居住環境,構建社區“適居場景”;在頂琇晶城小區打造集議事、理療、健身、文創制作等于一體的共享客廳,使之成為居民日常休閑娛樂、開展活動的好去處,構建社區“樂活場景”;對礪志宿舍和頂琇晶城小區進行消防工程改造,依托舊改對老舊小區中百宿舍及市政宿舍小區進行地下管網改造,構建社區“平安場景”;還將打造以“Citywalk”泡桐網紅步道和即將投入使用的萬科口袋公園為特色的“公園+綠道”,形成綠色生態空間集聚地,營造社區“休閑場景”。
智慧化建設實現高效長效治理
在唐家墩街道有一個新建的智慧運營調度中心。5位調度人員正坐在大屏幕前,有條不紊地將街道的各類“工單”進行分類派發。通過調度員的操作,記者還可在大屏上看到巡查員的動態巡查軌跡及各類工單的實時處置進度,清晰明了。
胡彩保介紹,八古墩社區以“數字唐家”建設為契機,將社區整體接入江漢城資公司智慧調度平臺,借助萬科物業萬物云科技,通過數字化集成轄區住宅、商業、醫療、教育、交通等資源信息。如在頂琇晶城小區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等數字化系統,在漢和蕙苑小區安裝了梯控感應系統、加裝高空拋物攝像頭等設備,在巡邏車、消防車上安裝實時定位,實現智慧門禁、智慧監控、智慧停車等基礎功能,通過AI巡查對消防占道、高空拋物、垃圾堆放等行為實時監控,實現智慧物業管理服務,為居民提供一體化管理和服務。
“后期,還將提供更多‘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治理公共服務。”胡彩保介紹,以民生核心需求為主要關注點,結合網格管理,鏈接社區周邊生活性服務資源,還將整合家政保潔、養老托育等社區到家服務,建設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務圈。
引導居民主動參與社區共同治理
中百宿舍小區的“平改坡”項目中,居民張俠英夫妻倆可以說功不可沒。
“這個項目可是夫妻倆天天盯著做好的,居民都為他們點贊。”胡彩保說,原本這對夫妻很少關心社區公共事務,但經過黨員群眾帶動,夫妻倆也跟著動起來,在中百宿舍小區的“平改坡”工程中,主動認領這個改造監督的“重任”。
胡彩保介紹,社區就是這樣讓大家都動起來,都參與到社區的基層治理。建立了“社區黨委—小區(片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積極協調轄區共建單位、下沉黨員力量,挖掘有一定群眾基礎、熱心小區事務的“調解能手”“熱心人”等充實到社區志愿服務隊伍和社會治理中去,為社區居民提供更細致的服務。
同時,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機制,做實“紅色物業議事廳”共治協商平臺,推動實現“人聚”“口開”“心齊”“題解”。今年以來,完成了頂琇晶城小區業委會換屆選舉,解決了中百宿舍和市政宿舍小區地下管網堵塞、雅苑公寓消防安全隱患等多項難題。
“如果把社區比作一套房子,目前我們就好比‘剛需房’,還需不斷添置‘家具’,營造多元氛圍場景,逐步向‘改善房’過渡。”胡彩保介紹,目前社區正在補短板上持續發力,后期還將探索打造完善幼兒基礎設施、社區食堂、居民公共活動空間、泡桐樹網紅人行道及教育配套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