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期間馬坤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受訪者供圖
(資料圖)
引領強村富民工作思路,帶動集體經濟增收,扎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實現鄉村美麗蝶變,探索健全工作機制,及時解決群眾難題……近年來,徐州新沂市墨河街道馬場村黨總支書記馬坤扎根基層,和群眾一起團結奮斗,讓馬場村的鄉村振興跑出了加速度。
鄉村振興離不開好的“帶頭人”。2020年4月,馬坤開始擔任馬場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在馬坤擔任書記之前,馬場村的村黨總支被上級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上級布置的任務難以快速落地,村里各項事項決定也難以有效執行。
守初心 勇挑重擔
針對馬場村的實際,馬坤意識到“要徹底整頓,必須從人才抓起”。于是,馬坤到馬場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優化補齊干部隊伍,打造一支“能干事、干實事”的優秀黨員干部隊伍,共同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為了選準發展產業,增加村集體收入,他帶領村“兩委”干部走訪農戶,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并多次組織召開黨員群眾座談會,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情的發展之路。
馬場村如何因地制宜推動產業興旺,帶動村民致富,成了馬坤一直思考的問題。馬坤勇挑重擔,帶領全村黨員干部抓黨建、強產業、引項目、惠民生、保穩定,將這個村打造成為“鄉村旅游重點培育村”。
持匠心 執著發展
“在農村,村強和民富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把村里集體經濟搞上去了,百姓自然就跟著富裕起來了。”馬坤說,以前,馬場村的集體增收徘徊在三四十萬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做一些大點的事業也是有心無力。
鄉村振興,不等不靠。馬坤帶著黨支部一班人走出去,向經濟發展好的城鎮、鄉村“取經”,積極探索“黨建+產業”的發展模式。
針對實際,馬場村引導農民流轉土地2500余畝,并帶領村民入股參與管理經營村里建立的糧食烘干站、果蔬種植合作社。村民有了合作賺現金、分紅享股金的渠道,個個干勁十足。同時,馬場村還成立物業公司,承擔全村的日常物業保潔、綠化、小型工程等。有了物業公司,村內留守婦女的工作問題得到了解決,村里的環境也變得更好了。
通過強力改造和產業升級,2021年,馬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2022年,村集體收入達到170萬元。
秉恒心 深得民心
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滋潤。為了讓百姓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馬坤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元對臧莊、卓莊進行改造。歷經專業化的設計與升級,呈現出“進村一路綠、環村一片林、圍塘一圈柳、房前屋后栽滿果”的喜人景象,來到村里的人都說環境好,360度都是景點,很多人還專程前來打卡拍照。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打造綠色生態村莊之余,馬坤深入了解村民實際需求。為讓村民飯后有個散步的好去處,打造了一個風景優美、干凈整潔的農民休閑步行區。秀美的風景和舒適的環境,使得馬場村在2021年被新沂市命名為“鄉村旅游重點培育村”。同時,通過深入挖掘本村革命歷史資料和紅色遺跡,打造了一批包括馬場烈士陵園、鄉村記憶館在內的紅色教育基地。
經過3年的努力,如今的馬場村有了大變樣:鄉村變美了、產業變強了,村民更富了、日子更好了。馬場之美,美在生態,美在文化,美在創新,美在當下,美在馬場人“守正創新、勇毅篤行、有情有義、開放包容”的精氣神上。
“接下來,我們將帶領全村堅定不移走好生態興村路、產業富村路。馬場,未來可期!”馬坤堅定地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