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亭項目承包方報價過高,建議村‘兩委’通過市場和網絡詢價方式議價,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公開招投標……”日前,在湖北省隨縣環潭鎮九里崗屋場會上,村民們圍坐在一起暢所欲言,村紀檢委員鄧斌認真地將群眾訴求記錄下來。清風亭項目成為當月“群眾點題”的監督項目,最終,經過村委會干部仔細詢價,村紀檢委員全程監督,該項工程為村里節約資金1萬余元。
匯民情、普政策、辦實事、化矛盾,“群眾點題”已成為湖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基層監督、促進基層治理的有效方式。監督過程中,通過“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來同向發力,進一步整合基層監督力量、完善監督機制,推動監督力量下沉,使得監督融入基層治理,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17日,湖北省紀委監委在全省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措施的通知》,將“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調查研究浮于表面等8類鄉村振興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作為近期監督檢查重點內容,督促市、縣紀檢監察機關跟進監督、精準監督、查糾問題,適時通報曝光典型案例。
湖北省紀委監委梳理“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征集平臺”收集的群眾建議,向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省直職能部門及各市州紀委監委征集相關問題,形成點題監督清單,先后專題部署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不擔當不作為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基層監督精準導航。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群眾“身邊事”,通過深化群眾“點題”,找準基層監督著力點。
“這是我們村的數字鄉村綜治管理平臺,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在上面反映,非常方便。”現在,通山縣黃沙鋪鎮新屋村村民動動手指就能通過平臺APP反映問題,APP后臺“派單”,相關單位“接單”,有效實現群眾點題“一鍵通”。
“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經濟發展、基層社會治理……”咸寧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大腳板+大數據”方式,收集群眾關心的事項和意見建議,形成問題清單,開展精準監督。興山縣紀委監委用足用好“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工作方法,縣、鄉聯動組建8個專班開展下沉遍訪,梳理找準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問題,對教育醫療、生態環保、停車收費“微腐敗”等7類重點問題開展點題監督。
“現在工作人員吃飯交錢嗎?公示做到位沒有?”近日,巴東縣紀檢監察干部來到某養老機構,針對此前發現的院內工作人員就餐未繳納餐費問題開展回訪。該問題是巴東縣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期間發現的。目前,該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已補繳餐費14700元,院長也受到相應處理。
巴東縣紀委監委圍繞教育、醫療、鄉村振興等領域,建立一個整治項目、一個領導分管、一個部門牽頭、一個方案部署、一個專班推進的責任鏈條,形成橫向由紀委牽頭、職能部門多點發力,縱向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監督網絡,配套建立信息共享、月調度和聯席會商等機制,促進監督工作落實。
把整合基層監督力量,推進鄉鎮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建設,提升基層干部監督執紀執法能力,作為湖北省市、縣紀檢監察機關工作的重中之重。
對征集到的“點題”內容,遠安縣紀委監委通過“一月一清單”的形式下發至各鄉鎮紀委,逐條提出建議,推動形成“履職清單”,各鄉鎮紀委“接單”后“照單監督”“看圖履職”。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收到群眾“點題”34個,發出“監督清單”5期,發現并督促整改“小微權力”規范運行方面問題49個,處理處分46人,其中立案查處7人。
“通過‘點題監督’,讓監督責任更明確,監督任務更具體,監督靶心更聚焦,基層監督人員的履職能力和履職積極性都有了明顯提高。”遠安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答好群眾點的題,既要專項整治突出問題,更要著眼長遠,在完善制度機制上下功夫。
竹溪縣紀委監委持續深化“1+X”監督機制,推動部門扛牢“答題”責任,凝聚監督合力,深度掃描發現問題。圍繞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把整改環節前移至問題一線,為“部門答題”清障,確保群眾關注的問題真正得到解決。目前,在“1+X”監督機制助力下,共發現問題27個,已推動解決19個,發出監察建議2份。應城市紀委監委探索構建“群眾提、多方議、書記點、部門答、片子曬、紀委督、社會評”全流程閉環式點題監督新模式,制定工作流程圖,細化29項具體措施,推動監督觸角直抵“神經末梢”。
“現在我們村危房全部拆除了,還新增了活動廣場、健身器材……我們提的很多建議都被采納了,生活幸福指數高了很多。” 日前,陽新縣陶港鎮官塘村村民陳世良說。據悉,陽新縣紀委監委直面群眾訴求,堅持問題導向,落實鎮紀委干部指導聯系若干名村紀檢委員的聯員帶村機制、制發紀檢委員“履職十條”等,夯實鎮村兩級監督力量,持續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