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13日-14日,2023能源思享匯在南京舉辦。活動現場,新能源行業企業代表、權威專家學者、投資機構代表等齊聚一堂,圍繞低碳轉型、綠色貿易、未來產業布局等多個議題各抒己見、碰撞思想。
本屆思享匯主題為“突圍”, 當下新能源行業面臨諸多不利因素:產能過剩。2023年1-4月份,我國累計實現太陽能電池產量144.35GW,較去年同期的84.30GW大增71.23%;利潤壓縮。目前組件和儲能設備集成業務的毛利率已經低于10%,低利潤阻礙了企業創新投入;人才緊缺。新能源行業火熱伴隨著人才缺乏,人才供給與企業發展需求失配。
機遇總是與挑戰并存,如今全球能源需求激增、政策利好不斷,江蘇近年來也把綠色低碳作為調整能源結構、推動能源轉型的主攻方向,過去十年江蘇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增長超14倍,截至今年6月底,江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5660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容量的33.6%,其中海上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呈現出“風光俱增、海陸并舉”的特點。根據《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預計“十四五”末,江蘇省內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66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有望超過15%,能源行業發展大有可為。
面對危與機,蘇美達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蘇美達能源董事長王健認為,一是堅持技術創新,科學引領行業技術變革方向;二是堅持雙循環,既讓國內產能走出去,又要擴大業態新領域、孵化綠色新賽道,同時關注海外政策法規變化和要求,防范風險,規避隱患;三是倡導協同合作,發揮行業資源整合的最大化效果。據悉,今年正值蘇美達能源旗下品牌輝倫太陽成立十五周年,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產品和服務提供商,蘇美達能源已為超過500家工商業企業提供了以光伏發電和能源管理為主的綠色解決方案。
針對光伏供應鏈波動導致的供需失衡、產能過剩以及價格波動、企業利潤下降的現狀,與會嘉賓表示,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應發揮積極協同作用,強化行業準則規范化,引導行業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現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并合理規劃產能,避免產業趨同、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
此外,現場還舉辦了“追光攬風”、“儲聯萬物”、“煥芯拓局”等對話論壇以及主旨演講、主題宴會等系列活動。據了解,能源思享匯活動由江蘇省能源局指導,自2016年以來,每年舉辦一次,致力于為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提供交流平臺,通過新能源業界人士的分享、對話、合作,推動能源革命理論創新,為企業提供實務經驗參考,為能源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動力。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浦沫瀚 編輯/三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