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北發布
近期,假央企再度活躍,此前多次發布打假聲明的國家能源集團,再度出手揪出假央企。
國家能源集團8月連發兩則打假公告
(資料圖)
8月11日,國家能源集團發布公告稱,近期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將企業注冊為集團下屬子企業,以集團下屬子企業名義開展業務。
國家能源集團在聲明中指出,經核實,上述企業及其下設各級子企業均為假冒國企,與國家能源集團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系,其一切行為均與國家能源集團無關。請社會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風險,如發現其違法犯罪行為,請盡快到公安機關報案。
天眼查信息顯示,深圳國華合創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2023年,法定代表人為黎曉濤,十天前企業類型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公司注冊地為深圳龍華區。
在此之前的一周,8月6日,國家能源集團已經發布一則打假公告,集團發現,中誠國融(上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中誠國融(武漢)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統稱“中誠國融”)對外宣稱為國家能源集團下屬企業、全資子公司,并以參與徐州市睢寧縣產業園建設項目進行業務宣傳和推介活動。
國家能源集團現嚴正聲明:中誠國融及其各級子企業、關聯企業與國家能源集團及國家能源集團所屬企業均無任何隸屬、股權及管理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代理等關系,其一切行為均與我集團無關。請社會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風險,如發現其違法犯罪行為,請盡快到公安機關報案。
7月8日,國家能源集團表示,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將企業注冊為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子企業,以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子企業名義開展業務。經國家能源集團核實,以下企業及其下設各級子企業均為假冒國企,與國家能源集團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系,其一切行為均與國家能源集團無關。
同樣的公告,在今年4月10日和29日也相繼由國家能源集團發布,均為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將企業注冊為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子公司,以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子公司名義開展業務。涉及假央企的數量和地域更為廣泛。
假央企屢禁不止
多年以來,“假央企”問題一直困擾著相關部門。2021年10月,26家央企紛紛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公告了353家冒充國企身份的企業名單。緊隨其后,國資委在2021年和2022年兩次公示了“假央企”和“偽國企”,共有528家假企業被曝光。今年4月,國資委公布了第三批假冒中央企業名單,295家假央企被曝光。
7月以來,多家知名央企接連發布“打假”聲明。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均表示,不法分子冒用公司領導和干部職工身份,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進行詐騙活動,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中央結算公司稱公司名稱遭冒用,不法分子偽造“全國12315平臺”APP、發布虛假消息,并進行投資欺詐;中信集團曝光18家“假中信”企業;甘肅350億制氫項目招標方竟是“假央企”……假冒國企央企的案例層出不窮。
有法律人士透露,以前不少偽央企是采用注冊相似名字的方式,讓外界以為和央企有關,不過現在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直接采用了提供虛假工商登記的方式。盡管有央企出來公告聲明,效果卻不明顯,部分跟進采取更多措施,才能防止假央企進一步行騙,而那些被打擊的假央企并不會注銷,大多會搖身一變,換一個新身份,比如換到其他央企名下,繼續活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