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合肥人民要感謝他們的堅守。”從省城來采訪的媒體記者們感慨地說。
八個大字高高在上:“科學調度 精準調度”,一塊大屏懸掛中央,辦公桌上,四臺電腦,一個計算器,一部電話,一臺打印機,一本《工作手冊》整齊擺放……這是一個十幾平米主控室,沒有復雜的布置,但隔壁有五個閘門開關并排成列,如整裝待發的陣列,枕戈待旦,聞令則動。這里是承擔六安金安區、淮南壽縣以及合肥等地近409.5萬畝農田灌溉任務的調度站,是為省城群眾提供放心水的“安全閘”,這里是羅管節制閘,被稱為合肥的“水龍頭”。
作為淠河總干渠最重要的控制性節制閘,運行60多年來,羅管節制閘始終發揮著調節淠河總干渠灌溉、供水的重要功能,平均每天都在以超過60立方米/秒的流量,持續向合肥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動力。
“一個是董鋪水庫,一個是大房郢水庫,從我們羅管閘下去的水,基本上都能夠到合肥的兩大‘’水缸。”淠史杭灌區淠河總干渠三十鋪管理分局局長陳云介紹道。
60年里,羅管節制閘也有過三次大維修,最近一次是在2012 年 10 月,讓它實現了流量、流速、水位等參數自動測報、聯網傳輸。
“我們新建了大斷面超聲波測流、閘門啟閉自動化控制、視頻監視等信息化系統,2014 年 6 月竣工。”陳云介紹后,一旁的羅管段段長凌峰在電腦前展示著該閘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操作界面。
電腦屏幕前,五個閘口相應數據,監控畫面實時同步。“只需點擊相應閘口,輸入相應數據,就可完成動作調整。”凌峰說:“調度指令會很頻繁,要在20分鐘內完成回令,因此我們有4個工作人員全年24小時日夜值班輪守。”
“除了執行指令,我們也會主動服務,不定期查看下游農田用水情況,并根據農作物生長需要形成量化的反饋報告,向上級部門反映。”陳云說。(記者 孟一凡 王成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