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30日,氣溫像過山車一樣,讓人們直接從夾克衫轉換為羽絨服。
凜冽的寒風中,黃山市中心城區大潤發超市廣場的一處“徽聚驛站” 不時有三內,三兩兩的外賣小哥、快遞小哥進進出出,他們或給手機充電,或喝點熱水歇歇腳。驛站“是我們外賣小哥的‘新家’,讓我們感受到暖人的城市溫度?!泵缊F騎手黃佳奇說。
“徽聚驛站”是黃山市開展非公黨建“紅色聚力”行動打造的暖心服務場所。今年6月,針對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網約車和貨運司機等戶外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工作休息集聚的特點,該市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活動站點、物業服務站、商圈市場、便利店等場所,在全市因地制宜打造“徽聚驛站”85處,實行24小時開放。
記者看到,“徽聚驛站”大多配有桌椅、書刊、安全藥箱、工具箱、飲水機、充電器、電視機、空調等設施,為快遞小哥等戶外工作者提供乘涼取暖、充電補水、看書歇息等關愛服務。驛站內設有心愿墻,進站人員在此提出的困難或建議,由歸屬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收集,并牽頭協調解決或發動黨員干部認領,實現黨群組織隊伍共管、陣地共享、活動共辦、難題共解。
黃山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組織、人社、工會、共青團等部門聯動,依托“徽聚驛站”常態化開展“送慰問”“送清涼”“送關愛”等活動,并在政策咨詢、技能培訓、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幫扶。同時,結合戶外從業人員走街串巷、熟悉人情地情等優勢,組建“徽小哥”志愿服務隊開展便民服務,牽頭搭建了“徽小哥”共治平臺,開展“安全隱患一線播報”“不文明行為隨手拍”等活動,通過積分等方式給予獎勵,吸引更多新業態群體積極主動融入基層治理,共建共享城市美好生活。(通訊員 王劍 記者 吳江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