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底,記者來到六安市金安區北部的東橋鎮何山村,只見一臺大型無人機從田間駛過,將稻種撒在地里。“這是我們村最后幾塊零散土地,機插秧實在是不方便,就采用無人機播種了。這點地播種完,今年我們村1.1萬余畝耕地的夏種就全部完成了。”在田地邊,何山村黨總支書記李緒國告訴記者。
1987年出生的李緒國,大學畢業后在上海創業,經營一家房地產銷售公司。2018年,李緒國回到何山村,在村里擔任文書工作。2021年村“兩委”換屆時,李緒國當選村黨總支書記。
要想讓何山村富起來必須靠產業。2021年秋收結束,李緒國帶領村“兩委”干部,借用村民的千畝冬閑田種植油菜。這些冬閑田不需要農戶出托管費用,收成歸村集體所有,土地在收獲之后會進行兩遍旋耕再交還農戶。當年,油菜畝產超過75公斤,為村集體增加了11萬余元收入,同時還有效利用了耕地資源,為群眾節省了旋耕和秸稈還田的成本。
2022年,在村黨總支引導下,何山村成立農業機械服務公司和農事綜合服務公司,并引進專業服務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多方籌集資金建立起了一支現代化農事服務隊伍。如今,何山村擁有價值500余萬元的旋耕機、飛防無人機等各類現代化農業機械以及1臺烘干設備和3座倉庫。
目前,何山村1.1萬余畝的耕地以加入合作社或者托管的形式,均已納入現代化農事服務之中。此外,還為周邊鄉鎮村的近萬畝良田進行農事服務。
何山村的現代農業發展有聲有色,一些年輕人也看到了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景。今年剛剛從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的王超已經在何山村農業機械服務有限公司實習2個月,成為一名熟練的飛防手。“現代農業講究技術,給了我們年輕人很多寶貴的機會。”王超說。
目前何山村已經有5名農機手,村里為他們制定了詳細的培養計劃,從新式農機、大型農業設備的使用再到科學田管技術培訓。
2022年何山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140萬元,有效帶動全體村民致富,何山村真正成為了村民們口中的“大好何山”。
“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我們會堅持把萬畝良田耕種好,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李緒國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