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宣城市主動靠上去、全力融進去,推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走深走實。今年上半年,該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
增強主體主導主動意識,變緊鄰滬蘇浙“橋頭堡”為長三角一體化“排頭兵”。以對標學習滬蘇浙為動力,鮮明提出“追趕江浙、爭先江淮”目標,明確追趕時間表,分年度提出具體任務。
積極融入長三角都市圈,變“地理中心”為“輻射中心”。近年來,宣城市加強與上海、南京、杭州都市圈城市互動,主動接受輻射。發揮南京都市圈成員作用,與都市圈城市簽署10項合作協議。加入杭州都市圈觀察員城市,與杭州蕭山共建的宣城·新塘羽絨產業園獲評首批“省際產業合作園區”。積極爭取加入上海大都市圈,牽頭成立G60科創走廊新能源產業聯盟,宣城(上海)科創中心落戶松江。
突出產業合作這個重點,變區域發展落差為經濟增長動能。加快“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建設,推動上海皖南農場啟動建設綜合協調中心,與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共建長三角(宣城)航空航天科技產業園,與溧陽共建蘇皖合作示范區(社渚-梅渚先導區)產業示范園。
堅持揚宣所長,變生態資源優勢為核心競爭優勢。把打造長三角后花園、大廚房作為最鮮明的特色。深耕綠色食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創成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32個;深度融入“大黃山”建設,面向滬蘇浙打響“中國文房 詩意宣城”品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