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學科建什么?怎么建?這是擺在教育界面前的一道改革發展新命題。“學科是大學持續發展的引領,也是大學健康成長的基石。學科建設關鍵要扎實,既要布好局,也要下好棋。通過多學院聯動、多學科協同,切實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與創新,搶占學科未來發展制高點。”11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堅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如今,我國“雙一流”建設如火如荼,各大高校紛紛出臺政策和規劃爭創雙一流。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我國高校的很多特色學科早已領先世界,正在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走進江南大學,記者了解到,該校以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為主體的農業科學產業化技術領先國際,2018年位列US News全球農業科學學科第7位。其中,發酵法生產丙酮酸技術成為國際著名發酵公司成立以來購買的第一個中國發酵技術,氨基酸生產技術轉讓給美國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公司ADM公司。
陳堅告訴記者,江南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是中國發酵工程學科的誕生地,已建有糧食發酵與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德伙伴國際聯合實驗室等一批高層次國際化研究平臺,形成了以輕工生物技術為特色的科研體系,學科交叉融合成果豐碩。4年來,江南大學在這個學科領域,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
江南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在2007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位列A+學科。在行業人士眼里,這兩個學科早已進入世界一流的先進行列。
“近年來,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改革,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將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以一流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支撐保障一流學科建設。”江南大學副校長陳衛說。
全方位的綜合改革,為一流學科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2016年,江南大學在充分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江南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破解制約學校快速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科技創新。
學校探索“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實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圍繞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教師卓越計劃、教學質量提升計劃和國際化拓展計劃”三大舉措,逐步實現“學業導師、新生研討課、卓越課程、學科競賽、輔修專業、專業認證”6項突破,努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輕工特質、江南風格、創新思維、專業素養、全球視野的高素質一流人才。
“學校將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下一步,重點進行學科分層分類建設。尤其要加強基礎支撐學科特色凝煉,充實學科實力,提升學科層次,抓住機遇努力晉級,增強學科社會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多學院聯動、多學科協同,切實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與創新,形成若干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特色學科方向。”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表示。(科技日報無錫11月1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