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團隊和上海兒童醫院合作,為出生僅40天的患兒實施胃鏡下幽門括約肌切開術。本文圖片均為中山醫院 提供
3月4日,小星(化名)出院了。
十多天前,當時出生僅40天、體重5.3公斤的小星,接受了胃鏡下幽門括約肌切開術,成為世界上接受該微創手術治療的年齡最小的患兒。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悉,小星來自江蘇常州,出生后父母發現孩子吐奶癥狀嚴重,滿月過后仍然不見改善,經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為先天性幽門肥厚。
據中山醫院介紹,這種病變屬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由于幽門肌肥厚和水腫引起的輸出道梗阻,常見表現有嘔吐、腹部腫物等。
“看著孩子這樣,我和家人都要崩潰了。醫生告訴我們,不用絕望,上海中山醫院救治過很多這樣的病人,其中幾個月的小病人也不在少數。”患兒家長回憶說,在常州醫生的幫忙聯系下,一家人來到中山醫院周平紅處就診。
2019年3月4日,患兒康復出院。
經詢問病情和全面檢查,周平紅決定為這個出生僅40天的小星進行內鏡手術治療。2月20日,經過充分準備,該手術在上海兒童醫院進行。
“這么小的嬰兒的食道、胃壁極薄,一不小心就會破裂出血,手術操作要異常精準。”周平紅說,所幸手術非常順利,“孩子從此能和正常人一樣健康成長。”
中山醫院稱,術后第二天,小星從監護室返回病房,術后四天可以飲水,3月4日康復出院。手術的成功實施,開創了將隧道內鏡技術應用于嬰兒先天性幽門肥厚微創治療的先河。相比于以前的傳統手術和腹腔鏡手術,該微創術極大降低了患兒痛苦和手術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