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文,提出2018年至2020年在全國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并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被稱為“分娩鎮痛”,是幫助產婦減輕分娩疼痛的有效辦法。省婦幼保健協會分娩鎮痛專業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我省有8家婦產專科醫院分娩鎮痛率超50%,有5家超70%。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從2000年至今,已為12萬例產婦實施無痛分娩,鎮痛率達90%以上。
但是無痛分娩的推廣,仍面臨產婦和家屬認知誤區、麻醉醫師人手短缺、缺乏物價實施細則等問題。 “不少人認為無痛分娩會使用鎮痛藥,對大人和胎兒會造成不利影響。其實無痛分娩中使用的鎮痛藥劑量很小,對母嬰健康沒有影響。”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沈曉鳳表示,產婦疼痛應激反應會產生兒茶酚胺類物質,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影響胎兒的供血供氧,甚至造成酸血癥;產婦疼痛時喊叫有時也會造成過度通氣,發生呼吸性堿中毒。但是,無痛分娩并不適合所有產婦。如果產婦有妊娠合并心臟病、藥物過敏史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告知醫生,并且在36周以后去麻醉門診檢查評估,才能確定能否實施無痛分娩。
開展分娩鎮痛還需要大量麻醉醫師,目前全國共有麻醉醫師7.6萬人,總數居世界第一,但每萬人口麻醉醫師數量不足。此外,江蘇目前還沒有將無痛分娩項目納入收費名錄,缺乏物價實施細則,醫護人員付出很多辛勞,但回報并不成正比。
第一例分娩鎮痛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在英美發達國家,分娩鎮痛已是一項常規醫療服務項目,實施率達85%以上,而在中國分娩鎮痛率只有10%。為此,國家衛健委發文要求逐步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婦產科醫師分會會同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將成立分娩鎮痛試點專家工作組,協助國家衛健委制訂分娩鎮痛技術操作規范和管理規范,并為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開展試點工作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