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14日,記者獲悉,近年來,鎮江市京口區在文明城市建設中,將創建工作與服務民生、回應民意相結合,突出問題導向,關注解決群眾需求,以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繪就人民幸福底色,真正實現共創、共享、共惠。
簇新的文明事跡展牌、整潔的便民休息區,眼前就是今年3月底剛剛新改造完成的醫政路小區健身小廣場。鎮江市京口區大市口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方便老年居民乘涼、健身,原有的600平方米的荒地,被改造成了健身小廣場,同時,增設了共享便民晾衣架,解決居民晾衣難問題。一件件民生微實事讓文明城市建設工作變得更有溫度。在這里住了16年的居民魏洪才告訴記者,周圍環境的變化他看到眼里,喜在心里。鎮江市大市口街道醫政路小區居民魏洪才介紹:“我們這個小區改造得非常好,大家都非常滿意,早上起來打打太極拳、做做八段錦。有了這塊地方以后,特別是老同志,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p>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醫政路小區的改造是京口區“文明進萬家、便民在行動”的一個鮮活的成功案例。近年來,大市口街道堅持用“繡花精神”進行城市管理,因地制宜增補了一批便民設施。鎮江市京口區大市口街道組織統戰委員宣傳委員夏玉芳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根據群眾的需求,設置了便民晾衣架和便民休息區,后面健身器材和乒乓球桌也會陸續地安裝到位。我們還在轄區其他的點位上面設置了便民遮雨棚、便民充電樁等等,多種類的便民設施,不斷提升文明創建的幸福感、獲得感?!?/p>
不僅僅是大市口街道,京口區上下始終把文明城市建設工作作為一項持續性、長期性的工作抓緊抓牢,著力補齊短板弱項、整治頑瘴痼疾,全方位提升達標,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效。位于健康路街道的尚友新村,始建于1980年前后,為了讓居民擁有更好的人居環境,小區在2022年進行了改造。
醫政路小區和尚友新村小區的改造只是京口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京口區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將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應改盡改,按照主干道優先、風景區周邊優先、人員密集優先、集中成片、各街道工作均衡等原則,計劃五年改造老舊小區35個,建筑面積約171萬平方米。鎮江市京口區住建局物管中心郄繼狀介紹:“京口區老舊小區2023年計劃改造仁章路片區、江濱二期等共計八個片區,建筑面積37.7萬平方米,涉及戶數4743戶。從去年9月起,我們已經開始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方案設計工作,目前正在開展設計單位、審計單位招投標工作,預計本月20號設計單位跟審計單位開標結束,大概6月份進場施工,2023年10月份工程竣工?!?/p>
(《零距離》記者/胡艷 鎮江臺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