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25日,揚州一位心臟二尖瓣原發性病變患者通過接受經心尖鉗夾術治療,未經開胸手術就成功實現了二尖瓣的修復,康復順利。
實施這例手術的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王強教授團隊表示,這是江蘇省內首次應用經心尖鉗夾術(Memoclip)治療二尖瓣原發性病變,這臺手術也為我國國產二尖瓣夾修復系統的臨床推廣及應用提供了臨床經驗。
這位幸運的患者是一位57歲的女性,入院前3天她無明顯誘因出現胸悶氣喘,赴院就醫前已不能平臥。入院診斷,患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胸腔積液。心臟彩超發現,患者心臟二尖瓣后葉脫垂伴中重度返流。
“此類二尖瓣原發性病變,傳統手術需要打開胸腔,以方便醫生開展手術修復或者換瓣。而開胸手術對患者的身體創傷比較大,后期恢復時間也比較長。”揚大附院心臟大血管中心主任王強教授表示,二尖瓣返流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心臟瓣膜病,目前雖然也有運用微創治療二尖瓣病變的手段,但都需要在術中對患者心臟實施停跳,這意味著患者術后恢復期會比較長。而經心尖鉗夾術較其他微創技術具有無需心臟停跳的優勢。
此次,我國自主研發的Memoclip二尖瓣夾修復系統正在開展臨床運用,王強團隊對此種器械經過了解和學習已熟練掌握,于是建議患者采用這種新微創技術進行治療。
運用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具有植入物少、手術可微創化、創傷小、并發癥少、術中心臟不停跳等顯著臨床優勢。術中,醫生只需在患者胸部左側開小小的手術切口暴露心尖位置,即可放置夾合器。
從術前超聲心動圖評估、到術中夾合器的精準釋放,這場高難度手術在王強團隊成員的密切配合下一氣呵成,整個手術過程才30分鐘。術后即刻超聲評估顯示:植入患者體內的夾合器位置形態良好,患者二尖瓣返流現象極大改善,手術效果理想。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病王強表示,隨著現有經導管二尖瓣夾合修復系統不斷更新迭代,多種新型治療器械陸續登上臨床,我國二尖瓣修復器械目前也不再依賴于進口,此次運用國產自主研發的二尖瓣夾修復系統成功開展手術,為同類手術積累了經驗,為中國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佳選擇。
(《零距離》記者/胡艷 通訊員/傅軒 編輯/高若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