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27日,第四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智庫峰會暨2023年鎮江長江大運河文化論壇舉行。
夏錦文表示,鎮江作為一座運河沿岸的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兩條黃金水道的十字路口。“舳艫轉粟三千里,燈火臨流一萬家。”富饒的經濟催生了文化的繁榮,讓鎮江成為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鎮江分院成立以來,深入研究整理大運河鎮江段沿線歷史文化資源,著力推進大運河鎮江段的生態、文化、旅游建設等相關研究,多維度傳承發展運河文化精神,為彰顯大運河鎮江段的文化特色作出了有益探索。希望鎮江分院以本屆峰會的舉辦為契機,進一步圍繞“江河交匯”的區域特征,在梳理歷史脈絡、挖掘文化資源、講述動人故事、闡釋當代價值、弘揚時代精神、凝聚文化力量、展示江蘇形象等方面繼續深入探討,為江蘇乃至全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開幕式上,播放了短片《江河交匯話傳承》。
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理事長宋家慧,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理事長周琪,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月清,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秘書長陳可可出席開幕式。副市長武鳴主持。
本屆峰會專家學者采用主旨演講、學術交流、圓桌論壇等形式,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主題展開研討交流,上午舉行峰會主旨報告,6位專家作了精彩報告。下午分別舉行2022年鎮江市社科應用研究“大運河專項”課題頒獎儀式、鎮江學者交流匯報以及嘉賓主題討論三個重要研討交流活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