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關系千家萬戶,普惠承擔民生之重。5月15日至6月15日是全國托育服務宣傳月,主題為“普惠托育,共同行動”。護佑嬰幼兒健康成長,南京一直在努力。近年來,南京不斷加強政策統籌,加大服務保障,著力構建主體多元、優質普惠的托育服務體系,多措并舉培育發展社區服務型、社會舉辦型、托幼一體型、單位服務型、醫育融合型等多種模式的托育服務,有序有力推進托育服務健康發展。
近日,國家衛健委實地對南京市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托育服務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對南京積極探索托育新模式給予肯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帶娃“上班”,解決低月齡兒的照護之憂
周一早上八點半,90后媽媽夏祎帶著13個月的寶寶從家出發,5分鐘的路程就來到了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內的撫育安托育中心。“托育中心不僅在家附近,離工作單位也是一步之遙,幫我實現了‘帶著孩子上下班’的夢想,非常方便!”看著寶寶見到老師后就要求貼貼抱抱,夏祎安心地離開開始一天的工作,準備下班后再來帶寶寶一起回家。
作為雙職工家庭,結束產假后要回歸工作的夏祎嘗試了多種照護模式,“住家阿姨、育兒嫂、老人……要么是不適應,要么就是我自己不滿意,那半個月簡直就是煎熬,也無法安心工作。”夏祎回憶,孩子4個半月后,她得知工作單位旁就有一家可以招收低月齡嬰幼兒的托育中心,帶著試試看的想法將寶寶送了進來。“真是幫了我大忙,以前因為頻繁更換育兒嫂,寶寶害怕膽小,現在非常活潑,作息規律,身心發育都朝著積極的態勢成長。這里的老師都非常有耐心,課程也很專業,看著每次來寶寶都要往老師懷里撲,就什么也不擔心了。”夏祎告訴記者。
構建主體多元、優質普惠的托育服務體系,南京通過財政補貼、購買服務、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稅費優惠等多種措施,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解決小家庭的后顧之憂。江北新區撫育安托育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位于江北新區核心區,園區企業近6000家,在職員工3萬余名。秉承“為人才育人才”的照護理念,園區引進了撫育安托育中心,為園區員工子女提供專業的托育服務。“享受著免租、減半等多項優惠政策,中心也優惠于民,目前中心的托育費用相比同區域同等級托育中心,價格便宜超三分之一。”托育中心相關負責人張星星介紹。撫育安解決了小月齡寶寶的照護問題,讓像夏祎一樣的爸爸媽媽安心上班,完美兼顧了家庭與職場。
質優價廉,打造健康托育服務生態
發展托育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生育支持配套政策的關鍵舉措。除了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南京市政府主導,助推公辦托育機構建設,讓更多的“身邊園”“普惠園”“放心園”走近市民身邊,為轄區居民提供質優價廉的托育服務。
走入高淳區陽江鎮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其中就有陳帆不到一歲的女兒。自己和妻子分別在杭州和上海的互聯網大廠工作,讓陳帆放心不下留在陽江鎮家中的女兒。“父母精力有限,也無法兼顧生活、教育問題。送到高淳城區太遠,鎮上一些托育機構很多是‘小作坊’讓人不放心。”陳帆告訴記者,去年9月陽江鎮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開園,“師資都是幼兒園老師,每個月800元的費用幫我解決了后顧之憂。”
2018年,高淳區無償劃撥行政用房并為區婦幼保健院財政撥款550萬元,創建了南京市首家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這也是南京市第一家政府主辦的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去年,高淳區將公辦托育機構建設到鎮街一級,投入320萬元建成陽江鎮、磚墻鎮公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并由鎮政府投入200萬元裝修改造鎮幼兒園閑置辦公用房。“全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網絡健全,鎮街社區親子室有87家,區公共場所母嬰室實現應建盡建。全區現有托育機構30家,可供托位數2200個,公建嬰幼兒照護設施街道覆蓋率100%。”相關負責人介紹。
像陳帆這樣有顧慮的小家庭不在少數,國家衛生健康委曾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育兒上,擔心“經濟負擔重”的占75.1%,其次是擔心“沒人帶孩子”的占51.3%。在南京,政府一直在為養育家庭操心。
近年來,南京市委、市政府把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在全國率先以政府令頒發《南京市嬰幼兒托育機構管理辦法》,在全省率先出臺《南京市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南京市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等,健全政策支撐體系,統籌加強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擴大普惠托育服務有效供給。近5年,市區兩級累計投入約1.1億元。完善的基礎建設、良好的師資隊伍、質優價廉的保育服務,通過政府主導有效均衡了城鄉托育服務資源,得到了周邊嬰幼兒家長的高度贊譽。
醫育融合,創新照護服務全國推廣
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的背后,是南京從“家庭照護、社區照護、單位照護、機構照護”等方面全面發力,更是以“醫育融合”的服務新模式,提升家庭、機構、社會的“醫育”能力。
“寶寶最近字寫不好,可能是肌肉發育問題,我們設計一些貼合寶寶的個性化課程,來更科學地幫助寶寶。”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掛牌設立的“南京市托育綜合服務中心”,老師們為每一位小朋友定制獨特的養育課程,幫助其個性化成長。而這一切,是建立在擁有醫育特色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基礎上。
推進“醫育融合”托育服務,南京在全國首創“家長養育照護專項活動”,成立市級養育照護小組,編印《養育照護小組活動手冊》;將基層婦幼保健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培訓為專業“育嬰師”,再以這支隊伍為骨干,打造全市醫育照護服務網絡,通過育嬰課堂、上門訪視等線上線下方式,全覆蓋傳授科學的育兒技能。圍繞“醫、養、教、保”,將婦幼保健機構打造成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為轄區內的托育機構開展職前教育、職后培訓、安全培訓、普惠托育建設等培訓服務,并開展疾病篩查、腦發育促進、健康管理等服務。南京嬰幼兒照護服務一系列工作經驗也被國家衛健委“點贊”,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記者從南京市衛健委獲悉,截至2022年底,南京建成市、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各1家,市、區級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中心13家,街道指導站46家、社區親子室557家,托育機構728家,每千人口托位數3.9個。中央普惠項目18家,省級普惠托育機構36家,市級普惠托育機構72家。推動托育工作走深走實,到2025年,南京將力爭實現“一區一街鎮一普惠”,穩穩地“托”起孩子們的幸福童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