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家文物局研究制定了1911年后已故書畫、陶瓷、璽印等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日前予以公布,此舉旨在加強文物保護工作,防止近現代珍貴文物流失。陶瓷類名單中全國列出25人,其中范大生、俞國良、蔣燕亭被列為代表作不準出境者,這三人同是無錫人。
“范大生其實并不是一個具體的人名,而是范廣善、范欽仁父子兩代人的共用藝名。他們所創作品連續六次獲得國際金獎,是宜興紫砂第一個國際金獎獲得者,‘大生壺’名聲不脛而走,從此享譽海內外。”“大生壺”四代嫡傳、生于1970年的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范偉群說。記者在宜興范家壺莊看到,壺莊內設立了大生紀念館,里面陳設了數十件“大生壺”,這是范偉群多年以來從民間和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收集而來的。
在范家壺莊收藏的民國年間出版的《宜興陶器概要》(原文影印)一書中發現,當時列出的著名宜興紫砂技藝人員頭一名為范大生,名列程壽珍、汪寶根之前。范偉群表示:“創辦范家壺莊、設立大生紀念館、大生壺上了聯合國發行的郵票,這三樁事是我所理解的傳承的意義。”據了解,不久前的5月21日,聯合國首次發行“國際茶日”紀念郵票,其中有兩張以紫砂壺為主題。
俞國良生于1874年,錫山人,制壺技藝精湛,所作《四方傳爐》紫砂壺獲得1932年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優秀獎。曾受聘為蘇州金石家、書畫家吳大澄(著名書畫家吳湖帆的祖父)制壺,又為兩廣總督端方制壺,名重一時。俞國良前半生行蹤漂泊,晚年定居蜀山腳下木石村,60歲時還孤身一人,在友人撮合下,與邵氏寡婦結為夫妻。俞國良傳藝于邵氏后人邵陸大、邵寶琴,1939年病逝,安葬于老家錫山。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八旬老人倪順生的母親即是俞國良的養女邵寶琴所生,其紫砂壺技藝以“錫山俞傳”聞名。
蔣燕亭是民國初年著名紫砂藝人,又名蔣彥亭,宜興川埠潛洛人,是已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蓉的伯父。蔣燕亭長期在上海為古董商人湯臨澤、郎玉書等人仿制古壺。他用泥配色講究,所制紫砂器皿花色繁多。1942年上海淪陷,蔣燕亭返回老家,翌年病逝,享年53歲。
據記者了解,范大生、俞國良、蔣燕亭所制紫砂壺近年來多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民間收藏品中也有見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宜興陶瓷博物館、宜興范家壺莊珍藏的民國年間紫砂藝人作品數量較多。
(記者 何小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