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時節,對于在外做小生意又得回家農忙的小攤販來說,怎樣才能兩者兼顧呢?近日,宿遷宿豫城區一涼皮攤主將原料配好,放在攤前,旁邊附上付款碼,供顧客自取,便回家收麥子了,沒想到涼皮不但全部賣出,還分文不少。
(資料圖片)
6月13日上午,記者聯系上涼皮攤主茆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之前賣過糖葫蘆,因為季節原因三個月前開始在超市門口售賣手工涼皮,每天差不多有兩三百塊錢的收入,老顧客也不少。最近夏收開始,家中有小麥要收,不得已想到這個方法。
涼皮攤主茆長華說:“正值農忙,家里有幾畝麥子需要收割,還有水稻要栽,但是老客戶經常過來光顧需要照顧到,大家彼此信任,我把涼皮做好,歸置到這邊,他們有需求就可以自行掃碼進行購買。”
于是,茆先生從6月6日中午開始,每天5點多起床做涼皮準備食材,并將手寫的“老板回家收麥子了,一份8元,兩份12元”的牌子放在攤位前,準備好才回老家忙農事。
“我把所有東西都配制好,然后給切好了放到那邊,把所有的調料放在一起,顧客到家就可以自己動手攪拌,調成自己喜歡的味道。”涼皮攤主茆長華告訴記者。
記者從超市的監控看到,雖然茆先生不在攤位,但是前來購買涼皮的顧客都很自覺地掃碼付款,并未發生少付、漏付的情況。
超市員工劉敏說:“顧客包括我們這里員工,一人一份,自己付錢,各種付款方式都有,現在人都很自覺,不會做那種拿著就走不付錢的事情。”
市民孫緒梅說:“我就住在這附近,經常到這邊逛,現在人素質都高了,沒有說不給錢的。老板對我們信任,我們對老板也負責,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嘛。”
“每天晚上回去盤貨,數量和營收款都是很吻合的,所以說我們宿遷人的素質現在很高的。”涼皮攤主茆長華說。
茆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可能還得在家栽幾天水稻,現在農忙與賣涼皮兩不誤,非常感謝顧客對他的信任與支持。
市民南福勝說:“他的涼皮全手工做的,家里人吃得比較安全,味口也好。還有一點,他的人品好,為人比較誠實。”
涼皮攤主茆長華說:“我感覺我們宿遷的市民素質還是非常高的,大家誠信度非常高。我想以后開一家涼皮店,更好地服務大家。希望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我們的城市越來越文明。”
(來源:宿豫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張泉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