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灌南、海州、連云三縣區國家級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通過市級初審,這也標志著三縣區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連云港市地處江蘇省供水網絡最末端,季節性缺水、水質型缺水問題十分突出,每年需要從長江和淮河調引約18億立方米的水,才能保障全市生活生產生態需要,加快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步伐尤為重要。
建設過程中,連云港市以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為抓手,全面強化各環節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管理水平。嚴格抓好計劃用水管理,2023年市區下達自備水企業用水計劃9家,與市住建局聯合下達1萬立方米以上用水計劃445家,徐圩新區公共供水企業計劃共59家,把計劃用水工作作為服務節水大局、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支撐。
具體落實“節水三同時”,先后出臺《連云港市節水評價管理辦法》和《連云港市水平衡測試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節水服務單位的服務標準,提升服務質量。2023年將按照新辦法完成約 300個項目的節水評價審查及149個項目的水平衡測試工作。
積極推進載體創建,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進水效領跑者、節水標桿、教育基地、節水載體的創建和建設工作,重點加大節水型高校建設力度。2023年,連云港市預計將新創130多個節水載體。
(來源:連云港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