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泉(左二)、錢凱法(右二)、佘才高(右一)走進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北京演播室進行訪談。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吳勝攝
交通出行,直接關系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3月7日晚,3位來自于交通運輸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東部機場集團董事長錢凱法、南京地鐵集團董事長佘才高走進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北京演播室,暢談如何提高出行品質,打造人民滿意交通。
嘉賓: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
全國人大代表、東部機場集團董事長錢凱法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地鐵集團董事長佘才高
主持人: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石小磊
怎樣讓群眾換乘不再拎著大包小包跑?
明年底全省將有30個“大樞紐”
陸永泉:交通的無縫銜接主要包括三個層面,首先是高鐵、航空、公路長途客運等城際交通和城市交通之間的無縫銜接。截至目前,我省共建成了17個綜合客運樞紐;下一步,還將結合加快補上高鐵、航空短板,繼續加強綜合客運樞紐建設,預計到明年底,全省綜合客運樞紐將達到30個以上,讓旅客在客運站內部實現換乘,而不是拎著大包小包在不同的車站之間奔波。第二是城市公交體系之間的無縫銜接,主要是通過科學設置公交站點,優化線路的組織,科學的調配等方式加以解決。第三是群眾出門到地鐵站、公交站之間的無縫銜接,交通部門正通過合理布局公交站點,布局公共自行車和開通微循環公交等方式,逐步加以解決。
機場對接地鐵、高鐵,出行更方便
錢凱法:南京祿口機場T1航站樓改造時,已為城際鐵路和高速鐵路做了預留,寧揚寧馬和寧宣黃城際鐵路接入機場后,將把皖南經濟帶的城市納入南京機場的輻射范圍,“軌道上的機場”即將成為現實。
佘才高:就軌道交通行業而言,南京地鐵在工程建設階段就同步編制了建設期間的交通組織方案及地鐵站點換乘設施一體化規劃,加強有效銜接,重點推進公交接駁優化,抓住設施一體化和網絡一體化,推進“兩網融合”,做好地鐵與公交信息的同步配套。
怎么解決群眾出行中的“痛點”“難點”?
地鐵擁擠
佘才高:百姓反映的當前南京地鐵部分線路較為擁擠的問題的確存在,這是由于當前南京軌道交通正處于線網加密階段,線路之間換乘的便捷性、線路本身的功能還未能充分發揮導致的。為了緩解部分線路擁擠,我們一是持續增投運力,加大發車密度,根據客流需求及時增加上線列車數。二是優化行車組織,精準疏導客流。如針對3號線過江客流尖峰時段,靈活采用“大站快運”方式;優化同臺換乘線路的到站時點,滿足線間換乘接續要求等。三是及時啟動增購,補充干線運力,為客流的后續發展做好運力儲備。
航班晚點
錢凱法:航班正點是最好的服務。不正常天氣、航路堵點限制、空域結構復雜帶來的航班正常保障壓力一直困擾著南京祿口機場。去年祿口機場抓住航班正常性“牛鼻子”,高效運轉內部保障體系與外部運行協調體系,精準施策、持續發力,連續9個月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今年春節期間,南京機場雖然遭遇強降雪,正月初六,全天保障航班731架次,旅客吞吐量達10.9萬人,創歷史新高,但全天航班放行正常率高達85.53%。
高速堵車
陸永泉:高速公路堵車的問題,主要反映在重大節假日免費通行期間的國家高速公路以及過江通道這兩個關鍵環節。我們將加快過江通道的建設,拓寬改造現有高速公路,增加高速公路的容量。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來提升服務,加快緩解擁堵。今年內,我們還要取消高速公路省界主線收費站,解決關鍵堵點問題,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為群眾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建設交通強省進程中如何提升出行品質?
《交通強國江蘇方案》已出爐
陸永泉:我們已制訂了《交通強國江蘇方案》,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先行區。在提高出行品質方面,我們將通過重點建設沿江城市群多層次軌道網、智能出行、科技興安工程等,努力構建高品質的客運服務體系。
省委書記婁勤儉描繪了交通強省建設的愿景:到2035年,基本實現一日聯通全球、半日通達全國、2小時暢行全省、各設區市1.5小時抵達南京,貨物經由江蘇口岸直運主要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國際領先的交通強省。我們將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抓,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辦,讓百姓共享交通發展成果,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溫馨、更舒心!
今年南京地鐵12線共建,5年內全完工
錢凱法:我理解的交通強省,應該是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在時空上無縫對接,實現天上、地上、水上、網上,綜合交通的智能化和一體化。東部機場集團將在資源整合、航線開拓、飛機引進投放等方面下大功夫。高質量推進航空主業發展,加大航線開辟力度,積極支持基地航空公司發展,優化全省航線網絡結構。高效率推進機場項目建設,確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明年上半年如期投運,全力加速連云港新機場建設。高水平推進機場運行品質優化,南京祿口機場努力沖刺最佳服務機場。
佘才高:眼下,我們正以高品質規劃、高速度建設和高標準服務加速推進南京城市公共交通建設。到今年底,“十三五”所批的南京軌道交通12個項目要全部開工,爭取五年內全部完成,提高軌道交通的覆蓋面,為江蘇交通強省建設作出南京地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