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
【資料圖】
今天(18日)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對外發布了
全球首臺微型太陽能制充氫一體機
該產品采用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技術
用200毫升的水
(大約為一杯水的體積)
就能產生200升氫氣
驅動氫能自行車行駛40公里
這款制充氫一體機長46cm、高40cm、寬22cm,體積比20寸的行李箱還要小,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在家里制作清潔能源并儲存,解決了兩輪電動車不能進戶充電的痛點。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繼勝:
制充氫一體機制出的氫氣純度高達99.99%以上,一般200毫升的水僅需5小時即可制充200L氫氣。夜間也可以使用市電,只需1度電約0.3元。
目前,永安行共享型氫能自行車產品在上海、常州等地已投放運營。今年上半年,企業將在美洲、澳洲、日本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成立氫能出行產品技術服務中心,加快實施氫能國際化戰略。
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
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常州正在積極布局氫能產業
全力打造氫能
“制儲運用”生態閉環
加快頂層設計
今年,我市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積極探索氫能產業發展,加快編制《常州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推動常州“氫灣”建設,支持國家氫能裝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州西太湖氫能研究中心以及常州氫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平臺基地的建設。加大招引氫能裝備制造項目力度,逐步形成產業集聚。
氫灣啟航
1月31日,位于“兩湖”創新區核心區中軸的常州氫灣正式啟動,這里將努力成為氫能裝備及核心零部件研發與制造基地、華東地區氫能源產業鏈差異化發展示范區、氫能源科技創新轉化中心和氫能裝備及核心零部件檢驗檢測中心。
江蘇省特檢院國家氫能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百利科技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聯德電子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8個氫能產業項目率先簽約落戶常州氫灣。
總投資3.5億元的氫灣國際創新社區項目也已啟動規劃建設,力爭年內竣工,已有一批企業意向落戶。
自主研發氫質子交換膜
質子交換膜是 氫燃料電池 核心部件,目前我國主要依賴進口。位于武進區的江蘇源氫新能源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自主研發出第一代氫質子交換膜,有望在3-5年內 填補國內空白。
氫燃料機車
位于常州經開區的中車戚墅堰公司研制出了氫燃料機車,該車滿載氫氣可連續運行24小時,機車設計時速100公里,車外噪聲低于80分貝,排放僅為清潔水。
胸懷“氫”云之志
“風”“光”無限的常州
正多賽道并進
破圈突圍,強勢崛起
全力打造引領長三角
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
新能源之都
來源:常州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