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草原上的供熱“長龍”完成長輸部分管線敷設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竇菲濤 通訊員 李穎 王志丹
近日,由中鐵三局集團承建的托克托電廠至呼和浩特市長輸供熱管網長輸部分全部完成管線敷設任務,工程建設進入收尾攻堅階段,預計2023年9月30日全面完成施工任務。
托克托電廠至呼和浩特市長輸供熱管網長達104.7公里,是全球供熱管徑最大、敷設干線最長的長輸供熱管網,敷設完成后管輸能力可達4500萬GJ/年,年供熱能力達9100萬㎡,預計每年可節約113萬噸燃煤。該管網工程于今年2月正式開工建設,也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重點工程。
該管網工程由大唐托克托電廠開始沿S103省道敷設至呼和浩特市班定營隔壓換熱站的長輸供熱管網、隔壓換熱站至呼倫貝爾南路的南線供熱管網和隔壓換熱站至呼倫貝爾北路的西、北線供熱管網組成,是目前全國范圍內最長的GB2、GC2供熱長輸管網。除管網外,還有2座中繼泵站和1座隔壓換熱站。專業工程種類多、施工組織難度大,沿線環境復雜、泵站工程工序復雜,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要求高……項目建設面臨不少難題。
“如果沒有BIM技術,這樣的工程要完成的話,工期無法想象?!表椖拷浝砝顕医榻B,項目部以綠色工程、智慧工程建設為抓手,形成以指揮部為中軸、各工區協調配合的項目群管理模式,采用BIM+裝配式施工技術,建立起集信息管理、工程調度、可視化沙盤模擬、監控監測體系、質量監測系統等為一體的熱力管網項目信息化管理中心以及動態評比制度。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是建筑行業的革命性技術,對建筑行業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從開工之初,項目部積極推廣應用BIM技術演示安裝過程,項目為每個管道編印條形碼,安排生產和運輸順序。作業人員掃描條形碼,就知道該應裝部位和順序,避免了安裝失誤。
通過BIM應用,項目部提前發現了30余處設計缺陷。高標準、嚴要求,使項目有了高起點。項目部推廣運用了建筑業十項新技術中九大項、27個小項,涉及質量、安全、環保、成本等各個方面。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