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蘇州9月6日電 (記者 鐘升)9月的江南秋高氣爽,陣陣微風吹拂著湖畔的蘆葦與楊柳。湖中,十余艘搖櫓船破浪前行展開競逐。5日下午,“鄉村振興杯”第三屆蘇州市農民體育文化節系列活動之江南水鄉搖櫓邀請賽暨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在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拉開帷幕。
搖櫓船通過來回搖動船尾的櫓前進,是極具江南水鄉特色的一種船只。熟練的船工,只需在搖櫓時通過櫓繩借力,即可增大櫓的擺動幅度,較為輕松地驅動船只前行。但對于初學者來說,免不了一番苦練。
來自臺北的徐建中是臺胞中的積極分子,每一次賽前訓練都沒有落下。他回憶,自己2018年初來到蘇州,在當地的古鎮古街游玩時,常常能看見船娘操作著搖櫓船在狹窄的河道里穿梭自如,不禁心生好奇。聽說這次有機會親身體驗,馬上報名參加了。
為了準備比賽,臺青們在千年古鎮木瀆開展了訓練。徐建中說:“我們在河里練習,岸上常有游客圍觀。大家會吐槽‘搖的姿勢不標準’‘怎么不是船娘在搖啊’,也會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整個過程非常開心。除了練習搖櫓,我們還跟著船娘學唱船歌。希望我們未來技藝更加嫻熟了,能像正宗的船娘那樣搖著櫓、唱著歌,在水鄉的河湖中自在遨游。”
“大家的表現比去年要好,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吳中區臺青會會長胡陳翊是第二年參加比賽,對臺青們的進步看在眼里。據他介紹,去年搖櫓賽結束后,臺青們對于水上運動的熱情高漲。為此,臺青會成立了水上運動社,日常會組織龍舟、皮劃艇、槳板等運動。
近期,在吳中區臺辦的協調幫助下,木瀆古鎮游客中心同意臺青們可以借用游客中心的搖櫓船進行練習,令水上運動社的項目進一步擴容。胡陳翊表示:“我們會利用這個機會,日常多加練習,爭取在明年的比賽里取得更好的成績。”
吳中區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擁有眾多文化遺產。吳中區臺辦主任周韻介紹,除了邀請臺胞們體驗搖櫓船,臺辦還會組織臺胞們體驗傳統非遺項目,一道學刺繡、雕核雕,訪古鎮、游水鄉。以豐富多樣的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活動現場,一些臺胞還擺起了小攤售賣臺灣特產。你送我一盅江南綠茶,我回你一杯金門高粱酒;我用一份臺灣鳳梨酥,換你一袋水鄉大米……秋日的天空下,兩岸同胞一道盡情歡笑。(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