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蔚)作為房產交易的重要參與方,購房人需要什么樣的經紀人?更傾向于哪種中介費收取方式?近日發布的《2023年百萬房地產經紀人生存報告》顯示,房地產經紀人的綜合素質近年來不斷提升,大專以上學歷的經紀人達到54.3%,同比上升3.9%,專業、靠譜的經紀人成為置業者的首選,超七成購房者傾向挑選專業度高的經紀人。值得一提的是,購房者們更希望可以按照經紀人提供的服務項目來收費,選擇“按照服務項目收費”的購房者占比39.4%。
中介費收取模式或將變革
(相關資料圖)
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關于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的意見》中指出,房地產經紀機構要合理降低住房買賣和租賃經紀服務費用,鼓勵按照成交價格越高、服務費率越低的原則實行分檔定價。
“這或許將是未來房地產傭金的變革方向。”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現階段,房地產經紀人傭金的收取方式多為“總價×固定費率”的形式,即按照房屋總價成交價格的一定比例收取傭金。這種收費模式以成交結果為導向,經紀人的收入完全取決于是否能夠完成交易,但成交與否往往會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張波指出,這種傭金收費模式在房價過高或過低的情況下,也會令購房者和經紀人產生付費和服務不匹配的感覺。
那么經紀人傾向于哪種收費方式?報告顯示,有54.1%的經紀人選擇了“總價×固定費率”的傭金收取形式,有30.5%的經紀人傾向選擇“按服務項目收費”的傭金模式,10.4%的經紀人選擇“階梯費率(總價越高費率越低)”的方式。
站在購房者的角度,他們認為更合理的收費模式應該是怎樣的?報告顯示,購房者們更希望可以按照經紀人提供的服務項目來收費,選擇“按照服務項目收費”的購房者占比39.4%。
“按項目收費可以讓購房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基本服務及延伸服務等經紀服務內容,一定程度上避免不明確的費用或捆綁的服務項目,也可以讓購房者靈活地選擇自己需要的服務,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優化,合理控制預算,節省時間和金錢。”張波表示。
房產經紀人學歷整體有提升
房地產經紀行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于生活服務要求的提升,購房人對房地產經紀人職業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報告顯示,經紀人整體呈現出學歷水平提升、平均年齡下降的特點。調研數據表明,31—40歲的房地產經紀人仍然是行業主力,占比為44.2%;從整體來看,40歲以下經紀人占比83.2%,超過2022年的79.4%。學歷方面,2023年經紀人大專以上學歷占比超過50%,其中大專學歷經紀人占比39.6%,本科及以上學歷經紀人占比14.7%。
經過調研發現,當前經紀人群體表現出相對較高的職業穩定性。2023年參與調研的經紀人中,有27.6%的經紀人已從事經紀行業5—10年,從業3年以上的經紀人增長明顯,占比為62.4%,與去年相比增長9.1個百分點。
工作自由靈活,收入水平高,職業發展前景好,是經紀人選擇從事房產經紀行業的主要原因。從不同城市等級來看,一線城市的經紀人更關注收入,四五線經紀人更關注工作自由靈活。
購房者看重經紀人的專業度
那么,購房者需要什么樣的經紀人呢?調查發現,專業、靠譜是購房者對經紀人最大的期許。報告顯示,非首次購房的購房者對經紀人的專業度需求更為注重,比首次購房者高出15.4個百分點。非首次購房的購房者對房地產經紀公司的品牌有要求,經紀人的表達能力和服務口碑也是客戶選擇經紀人的重要衡量指標。
調研發現,“難以找到合適的房源”是購房者的痛點,在與房地產經紀人溝通時,購房者對于夸大宣傳、專業度不高、多次無效電話等行為很抗拒,購房者更希望能夠真實透明地了解房源、能得到優質的中介服務及高效的溝通。
另外,在購房過程中,挑選房源時,購房者相對喜歡VR看房、視頻看房等可視化房源呈現方式,這些方式能給購房者提供更為直觀的房源信息。在與房地產經紀人溝通信息時,購房者相對更喜歡面對面溝通這種效率較高的溝通方式,首次購房的客戶選擇“面對面溝通”的人數占比58.6%。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