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篇】
九尾狐在封神中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存在,它在當下文化作品里的高認知度與形象側寫、剛好驗證了我們之前在【雷震子篇】中提到的一個看法:
(相關資料圖)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個具有當代特征的形象,封神里諸多人物其實也都是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演變成現在的模樣。】
它在神妖志怪中的經歷可謂相當坎坷:
最早關于九尾狐偏詳盡的描述,可追溯至《山海經·南山經》中記載的“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邪氣侵害蠱惑)”,那時形象偏圖騰崇拜、略帶巫蠱;
而秦漢時期則被視為祥瑞興王、子孫繁息的象征,甚至《吳越春秋》中還將九尾狐與大禹所娶的涂山女嬌聯系在一起;孔子及其弟子的《孝經》更是將其地位抬至“德至鳥獸,則狐九尾(九尾狐是德行最高的鳥獸)”的高度;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宗教概念的滲透和巫術風氣的彌漫,九尾狐終究還是因其食人和魅惑的特性被逐漸妖魔化,形象也慢慢演變成了現在我們更熟悉的禍國殃民的狐妓形象。
于是經歷了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的輪番影響,九尾狐終究從“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于家室,我都攸昌”這幾欲化身仙佛的神壇高高跌落,成為了荒淫無恥、攝人心魄直至敗壞朝綱、覆國滅君的禍水妖獸——也為《封神演義》當中對九尾狐的描述打下了伏筆:
“悲風影里露雙睛,一似金燈在慘霧之中;黑氣叢中探四爪,渾如鋼鉤出紫霞之外;尾擺頭搖如狴犴;猙獰雄猛似狻猊。”
——一個邪魅、妖異、更偏獸態且讓人心生震怖的奸詐惡獸躍然紙上。
【體態特征——一尾九綹】
由于九尾狐本身的高認知度與話題度,在眾多藝術作品中也涌現了大量九尾狐的角色;如今大部分影視中的九尾狐是以山海經明清刻本與日本江戶時期的玉藻前浮世繪為藍本,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便是在尾椎處直接分裂為九根長尾;
但這種平面視覺層面上的夸張演繹、也大大增加了九尾體積上的累贅與把控重心的難度,直接導致九尾狐數字化時、在真正運動的情況下畫面結構失去了平衡,也犧牲了角色本身特有的體態的輕盈與動態的流暢度。
于是我們再往前翻,終于在西晉的壁畫和東漢畫像磚上找到了一些端倪:洛陽卜千秋、河南偃師辛村新莽等漢代壁畫墓室中都可以見到九尾狐圍坐在西王母身邊的形象;徐州漢畫館收藏的墓頂畫像,側面也刻繪九尾狐——這些畫像上的九尾都有一個統一的特點:保持了一根尾椎,在主體上側分出九股長尾,如同樹木的枝干上分岔而生的樹枝。
——九尾的形態由此迎刃而解,【一尾九綹】的設定既保持了傳統九尾狐的特色,同時又滿足了我們對它妖異靈動體態的動態需求。
【體態特征——人與狐的界限】
《封神》中九尾狐設定最大的特點是要表現出它和妲己之間的羈絆——人型和狐型時都需要保留一定對方狀態的特色。
傳統作品中由于技術限制,一般都是從前者入手:比如演員的演繹加入一些獸性的體態妖媚;
但我們這次在數字化技術的加持下,希望從初始的概念設計中就能做到一些雙向的呼應,能讓這個角色更加飽滿鮮活。
結合《封神》的劇情,我們可以把九尾狐的狀態分為兩大部分:
一是九尾原型魂魄從軒轅墳中被喚醒,此時兇狠危險蒼老邪魅,雖然狡詐震怖但病態虛弱;
二是附身妲己回到朝歌食人心血之后變得毛豐體盈、與肉身相融相通,風情萬種中夾雜著原始的狠毒。
除去以上,九尾狐還需兼具讓人恐懼卻又忍不住靠近的體態特色,如何把握好這個人與狐的界限便成了最大的難題——
而根據恐怖谷效應,隨著類人物體的擬人程度增加,人類對其好感度亦會隨之改變——
于是我們基于這個理論,在前期的幾輪設計中對九尾狐的人類特色進行不斷調整;從面部到軀干不同部位嘗試增加類人占比,最終選擇了調整狐類的腰胯結構使它身型更偏人類少女,終于調試出了人狐合一的那種貼合度和恰到好處的邪魅感。
【四階形態——魂魄到實體的數字化】
前文中提到了九尾狐狀態的兩大部分,在經歷完敲定體態與初輪設計后,烏爾善導演提出了一個更嚴謹的設定:
為了表現前后狀態的差異,各階段的形態需要進行明顯區分——于是我們把軒轅墳中病態蒼老丑陋妖異到吃了人心逐漸豐盈標志的兩大部分細分成四階形態;
通過數字化技術完整呈現了從透明魂魄漸生血肉實體落地的過程,這也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技術團隊協作的嘗試。
為了強調初始階段軒轅墳狐型【魂魄】病態的特色,
我們查找參考了大量病態動物的狀態和形體;該階段模型由【末那眾合】雕塑藝術家冰山親自操刀,大身選擇了硅膠材質以突出真實肉體質感的皮膚褶皺、手工單根植毛來制造持稀疏毛發自然病態的分布,腰胯結構接近人體但緊弓的背部形態又使其整體狀態更顯蜷縮痛苦;
而第四階段【實體】形態,
則一尾九綹體態舒展,整體稀疏的毛發也已豐盈飽滿,雙眼閃亮頭尾靈活 ——為了保障數字化最終呈現的透明過渡效果更加自然,
【末那眾合】完成了四階段的概念設計圖后,分別制作了對應階段的雕塑、且進行掃描渲染;
再由【天何言】工作室將九尾狐尾部處理成透明狀態變化時所需的粒子化狀態;
最后交付【魅思映像】完成一個龐大的視效數字化工程——
魂魄形態下的虛實展現程度、跑動時自身體量對周圍的影響、魂魄能量與環境的互動表達等等每一個問題,都要針對這四個階段的透明度分別處理;這就意味著視效團隊為此需要進行大量的流體與粒子解算測試,來逐步確定九尾狐外觀的各種細節。
九尾狐在封神數字角色中情感表達最為細膩豐富,且由于角色的性格的復雜和階段的特殊性,如何制作出貼臉人類演員滿足互動需求的數字化效果,是讓這個角色鮮活起來的一大難點。
我們也很慶幸能成為其中的一分子,為中國影視的設計與技術踏出勇敢嘗試的一步。
最后感謝烏爾善導演,感謝眾多優秀的行業內前輩,感謝各位觀眾讀者,感恩我們文明的璀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