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家門口,家長可以為新生兒辦理醫保登記、老年人可以辦理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備案了。近年來,丹徒區持續推進鄉鎮“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力爭實現鎮、村(社區)醫保服務全覆蓋,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上午九點多,宜城街道姚莊社區居民周雅倩來到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為自己剛出生的小寶寶辦理新生兒戶口和醫保參保。在工作人員指引下,周女士僅僅花了10分鐘時間,就辦好了兩項業務。“今天來這里是給自家寶寶辦理新生兒醫保登記的,從家里出發步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這邊辦理也很快,社區的工作人員非常認真負責,服務也很周到。”
而在高資街道西斛村的便民服務中心,同樣也成立了醫保服務站點。城鄉居民參保登記、參保人員信息查詢、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備案等6項高頻醫保業務,均已實現綜窗受理,村民可享受實實在在的“家門口”服務。對使用智能手機不熟練的老年人,工作人員還可以主動協助操作。
西斛村居民王克喜說,以前要花一個多小時坐車去區里,現在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到村里就可以辦理服務,真是太方便了。
周女士和王先生的辦事體驗,是丹徒區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過程中融入關愛“一老一小”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丹徒區醫保部門通過在各鎮(街道)為民服務中心打造“下沉式、零距離”便民服務站,積極為老人、行動不便人群提供代繳代辦等便民服務。
丹徒區宜城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黃倩倩表示,按照“15分鐘醫保服務圈”省級示范點建設要求,宜城街道為民服務中心在去年就已經完成了“15分鐘醫保服務圈”平臺建設,并開展醫保服務,率先第一批就完成14家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醫保服務窗口建設,把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醫保服務給到老百姓。
為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把醫保惠民便民工作落到實處,丹徒區建立健全區、鎮、村三級醫保經辦代辦服務網,已實現10個鎮(街道、園區)、94個村(社區)服務全覆蓋。
丹徒區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科祝勇表示,將以“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為契機,實現“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等功能,高點定位、高效推進,切實把人民群眾“家門口”的實事辦好,努力為健康鎮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