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心新聞客戶端訊 “我們這里有茶室、會客室、書室,假期過來小憩,絕對不虛此行。”日前,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鎮茶莊村“陋室邂逅”民宿負責人計婕向記者介紹民宿特色時說道。
“陋室邂逅”民宿風格獨特,主要針對市場中高端游客,12套風格不同的客房,既具備高檔酒店的舒適感,又滿足了人們回歸田園生活的美好愿望。民宿外圍大片的茶園為游客提供了采摘、制茶、沖泡體驗,周邊還有滑索等戶外體驗運動。民宿通過流轉土地、吸納務工等方式,帶動周邊60多戶農戶發展高山蔬菜、務工增收,讓他們成為當地特產、蔬果的提供者和受益者,今年營業收入已經超過120萬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家這棟樓房好幾年都不在家住了,現在村里流轉過去,一年能拿到1.4萬元左右的租金,真的非常不錯。”天柱山鎮天寺村玉鏡組群眾高王明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前幾年,高王明夫婦到潛山縣城帶孩子讀書,夫妻倆在周邊做泥瓦工,現在已經在縣城購買了商品房,老家的樓房一直處于閑置狀態。
天寺村位于天柱山鎮東南側,距天柱山主景區約4公里。長期以來,這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而“養在深閨人未識”。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該村的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在原生態的自然山水及5A景區的吸引下,游客逐漸多起來。
今年,該村動員農戶利用閑置房屋打造大眾避暑民宿,其中村集體流轉6戶閑置房屋,集中打造集客房、餐飲、會議室、圖書閱覽室、咖啡吧、美麗庭院等功能區于一體的大眾民宿示范點,總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擁有37間客房。
“在保證裝修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大家要加班加點趕工期,爭取在7月底開始正式對外接待游客。”天柱山鎮天寺村黨支部書記吳翠清在現場督促施工進度時說,“這幾年,村里開辦民宿的村民越來越多,大家都靠好環境吃上了‘生態飯’。”
據了解,該民宿點聘請專業團隊規劃設計,按照室內戶型進行裝修微改造,對室外的路面和院墻、綠化統一布局,同時對供電、網絡線路、污水處理、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進行同步改造。正式對外營業后,不僅能帶動周邊群眾務工和農特產品銷售增收,還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0到30萬元收入。
“近年來,天柱山鎮圍繞‘生態立鎮、工業強鎮、文旅興鎮、產業活鎮’戰略,將鄉村民宿作為全鎮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渠道,探索農戶自主經營、‘公司+農戶’‘創客+農戶’‘公司+村集體+農戶’等多種模式,鼓勵引導農民利用閑置房屋發展民宿。目前已打造高端民宿16家,高端康養民宿集群已然形成,實現年營業收入4000余萬元。”天柱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泉豐介紹。
走進潛山市水吼鎮天柱村萬山民宿群,一座座風格各異的庭院映入眼簾,田園風格、中式風格、簡約風格、復古風格應有盡有。
吳君經營的歸云居是萬山民宿群中的一家。他把自家民房改造成民宿,當地政府幫他家改善道路通行條件、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整體設計參照徽派建筑風格,白墻黛瓦、古樸典雅,和天柱山自然的旖旎風光相得益彰、輝映成趣。
“我的民宿秉承小而精的理念,有普通標間、親子房、情侶房共9間客房,室外擁有草坪廣場、游泳池、魚塘垂釣,是接待親子活動、團建的理想場所,2022年營業額200多萬元。”吳君介紹。
水吼鎮依托毗鄰天柱山區位優勢,引導景區周邊農戶聘請民宿設計專家“一戶一主題”對自有農房進行改造升級。三年來新改建運營歸云居、馨怡莊園、水云間等中高端民宿35家,11家民宿正在改造提升中,初步形成萬山民宿集群。
“今年‘五一’期間,萬山民宿群入住率達95%、總收入達850萬元,帶動所在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增至70萬元,戶均增收3萬元。”水吼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培立告訴記者。
近年來,潛山市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創、高端引領、集群推進”思路,盤活利用閑置農房校舍,大力發展“皖美潛宿”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運營精品民宿70余家、普通民宿(農家樂)200余家,環天柱山高端民宿集群初具規模,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經營收入6億元,直接提供就業崗位700余個,間接帶動就業8000余人。
潛山市把發展精品民宿產業作為做活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成立鄉村民宿發展領導小組,連續3年召開促進民宿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廣泛征求民宿業主和游客意見建議,堅持市場導向、精品方向,持續優化調整民宿產業支持政策;出臺《潛山市民宿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關于促進鄉村民宿規范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在城鄉、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等規劃中,保障民宿業發展用地、產業融合、基礎建設、服務設施等要素;真金白銀支持民宿產業發展,對符合標準的精品民宿實行“以獎代補”,按經營面積分級給予1000至2000元/平方米獎勵,單個民宿最高可獎補160萬元,鼓勵引導建設精品民宿,已兌現獎補資金1150萬元。
同時,該市加大民宿發展區域道路、通信、停車場等配套建設力度,建成通鄉到村達景“彩化+黑色化”旅游公路300余公里,實行城鄉公交一體化,串聯70余家民宿與17家3A級以上景區景點,配套建成生態停車場20個、車位170個、充電樁12個;發展“智慧民宿”,布建并網5G基站501個、光纖和4G網絡實現全覆蓋,實施民宿周邊環境“微景觀”改造,打造花園式人居環境;在全省率先創新機制、優化流程,成功爭取民宿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發放試點,創新“民宿貸”特色金融產品,最高可貸500萬元;培育“民宿+康養”“民宿+避暑”“民宿+研學”等多元民宿產品,促進旅游業態互補。今年天柱山“滑雪+民宿”火爆網絡,春節期間天柱山滑雪場接待游客2.1萬人次、日高峰接待游客3500人次,帶動周邊30余家民宿“一房難求”。
“民宿經濟是鄉村振興發展中的一種新產業、新業態。下一步,將繼續打造一批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個性化民宿產品,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型、度假旅居型、創意休閑型民宿品牌,實現從‘到此一宿’向‘深度體驗’轉變,不斷放大鄉村民宿產業增值效應。”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潛山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局長李桃生告訴記者。
(記者 陳慶鵬 部分圖片由潛山市文旅體局提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