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湖北各地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大宣傳和監管力度,提振消費信心。
買到物有所值、貨真價實的商品,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在武漢,職能部門來到街頭,告訴大家怎么辨認假煙,選購防曬衣、蠶絲被。實用的生活小竅門,吸引了不少市民。
湖北省纖維檢驗局綜合檢驗科副科長徐小方:“聞一下衣服里面是否有一些煤油味、汽油味,等回家經過洗滌之后這個氣味也沒有辦法消除,會有化學品超標這樣的一個問題。”
(資料圖)
讓老人和學生避開金融消費陷阱,在武漢、宜昌、咸寧等地,公安民警以分發宣傳手冊、展出條幅等方式,向中老年人群科普非法集資詐騙陷阱以及反詐指南;“反洗錢” “防電詐”宣傳視頻在大學內滾動播放。
湖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賀一碧:“要珍愛自己的信用記錄,不出租、出借身份證、銀行卡,保護好自己。”
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楊雅迪:“大家要保存好相關的證據,接到我們(反詐)中心的電話一定要及時接聽,避免上當受騙。”
眼下,正是購買農資的關鍵時期,十堰市計量工作人員對農貿市場里的電子秤進行強制檢定,不合格的一律登記造冊;襄陽谷城組織工作人員與農戶面對面,就農資識假辨假、農產品質量安全答疑解惑;黃石多部門聯動,重點檢查農資商店是否存在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等違法行為。
黃石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徐丹丹:“查看它的外包裝上有沒有這種‘國審’,另外還要看一下它的適宜區域是不是適合我們湖北當地的。”
十堰市計量測試檢定所計量員樊贊:“銘牌信息就相當于秤的身份證,信息如果不完整是不行的,如果這個鉛封能破壞掉,也是不合格的。”
提振消費信心,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今天,多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了食品安全快檢進商超、消防產品質量檢查專項行動等,武漢、鄂州、宜都、襄陽、恩施等地警方還打掉了多個特大制造假酒、制售假藥犯罪團伙。去年一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消費維權,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7億元。公安機關立案偵辦制售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案件1073起,打掉犯罪團伙300個,全力讓群眾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全藥品、享受安康生活。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李莫愁 楊子成 林翔 余霄 游云 鄭憲 吳越 陳博 荊門臺 黃岡臺 紅安臺 咸寧臺 十堰臺 黃石臺 恩施臺 來鳳臺 宜昌臺 通訊員 張津津 馮金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