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在鼓樓區、建鄴區繼續圍繞“擴內需、強產業、增動能”進行調研。
調研中,韓立明說出了她的期許:鼓樓、建鄴作為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要立足資源稟賦、做強特色產業,聚焦“科創+平臺”提升創新濃度,立足“總部+樓宇”提升經濟密度,圍繞“數字+實體”提升產業高度,不斷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擴內需、強產業、增動能”九字的背后,是南京對于城區做強特色產業,提升創新核心功能和產業發展能級的高度重視。
鼓樓區:謀篇“全域創新”
鼓樓區近年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資源優勢,集全區之力謀篇“全域創新”、布局校地合作、推動“城創融合”。
此行,韓立明首先來到了位于北京西路的中廣視聽谷新型顯示與視覺感知石城實驗室。作為超高清音視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廣視聽谷自成立以來在“5G+4K/8K+AI”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韓立明在了解實驗室運作、研發和人才培養情況后表示,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關鍵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鼓樓區創新資源豐富,要做好“前沿技術+應用場景”的文章,搭建政產學研融合、成果高效轉化平臺,為廣大科研人員“做有用、能用、有效的項目”提供良好環境。
圖源:南京日報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科創主體更加活躍,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20家,總量突破5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1280家、同比增長40%……這是去年鼓樓區以創新之筆交出的“成績單”。
今年,鼓樓將實施“校友回歸”計劃,做強環南大知識經濟圈,完善“一圈雙軸多點”發展格局,爭取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落戶鼓樓。
一直以來,鼓樓區從提優消費場景、提升消費能級等方面多向發力,在南京西站原址打造的下關西火車主題街區濱江而設,集懷舊、時尚、文化、生態等特色于一體,成為市民運動休閑、邂逅江豚、觀賞江景的好去處。
特色消費場景,為人們帶來城市消費新體驗。自2018年起,鼓樓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五年破千億規模。
韓立明走進多個主題功能區察看,強調要堅持文商旅融合,更好依托長江文化、生態和旅游資源,高水平建設濱江生活消費空間,不斷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今年二月,南京首個數字人民幣消費場景落戶鼓樓,人們在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11片區,感受數字人民幣的方便與快捷。接下來,鼓樓將以數字人民幣發展為契機,立足提升全域消費層級、擴大全區消費量級,不斷發揮數字人民幣支付在消費促進領域的輻射助推效應。
建鄴區:做強“金融特區”
此行調研建鄴區,韓立明實地查看基地項目進展并走訪了兩家企業。
今年以來,建鄴區狠抓項目建設。“新春第一會”上,建鄴動員全區上下開局沖刺、向春而行,組建“五大軍團”立下新春第一份“軍令狀”,加快推進經濟回穩向上。
圖源:南京日報
“聚焦產業升級加快中心城區有機更新”無疑是韓立明建鄴此行的重點。在江蘇省環保集團科技創新基地項目建設現場,韓立明察看項目進展,并聽取全區重大項目推進情況,強調要始終把重大產業項目作為壓艙石,把園區作為主陣地,推動生態科技島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在轉型發展中爭先進位。
實地查看基地項目進展后,韓立明先走訪了江蘇金租。作為國內目前唯一登陸A股的金融租賃公司,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綠色能源、汽車金融、高端裝備等10大板塊60多個細分市場,打造產融結合、服務實體的“廠商租賃”特色品牌。詳細了解企業發展、服務領域、風控管理等情況之后,韓立明表示,希望企業堅持創新、防范風險,以綠色普惠的金融服務,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在“十四五”規劃中,南京明確提出,要“壯大做強金融業,建設重要金融中心”。作為南京金融業主要承載區和增長極的建鄴區,儼然是促進南京城市金融發展的“王牌”。
多年深耕,目前金融業已經成為建鄴區第一主導產業。2022年,建鄴區新增金融類持牌、備案機構超100家,金融業增加值穩居全市第一,“核心集聚區”磁吸效應倍級放大。基于此,建鄴舉全區之力提出要“建設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的目標。
做強“金融特區”,建鄴區成立“金融科技軍團”和“新金融軍團”,分別聚焦提升區域金融業數字化水平與培育跨境金融、數字金融等新金融場景,計劃年內引進金融科技企業30家、新增金融科技產業收入達1億元、加快推進恒生電子地區總部項目建設、年度將新增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10個以上,投建南京首個“金融云”基礎設施等。
此外,韓立明還走訪了江蘇萱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公司旗下的“萱子”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女性時尚配飾連鎖品牌,韓立明希望企業立足細分市場持續深耕,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著力提升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
科創資源富集、產業特色明顯、發展動能強勁是兩區的共同優勢。圍繞“提升創新核心功能和產業發展能級,推動中心城區動能再造”,兩區正以更強擔當,在愈演愈烈的城區競爭中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