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王蕊/制表
近期,集合信托市場迎來復蘇,無論發行規模還是成立規模,均有所增加。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8月6日,7月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2140款,環比增加127款,增幅為6.31%;發行規模845.37億元,環比增加26.72億元,增幅為3.26%。
【資料圖】
另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8月6日,7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080款,環比減少68款,降幅為3.16%;成立規模619.90億元,環比增加127.80億元,增幅為25.97%。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分析,7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和成立均有較為明顯的上行。隨著信托業務新分類改革的施行,監管對非標債權資產和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業務的展業提出了審慎要求,因此標品信托業務成為集合信托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將會在較大程度上決定集合信托市場的走勢。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6日,7月標品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為1095款,環比減少0.27%;成立規模327.41億元,環比增加64.35%。從成立數量看,7月標品信托產品相對穩定,與上月持平;從成立規模來看,7月標品信托產品大幅增加,創2023年以來的新高。
某市場人士指出,固收類產品的成立規模大幅增長,是標品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大幅走高的主要原因。“7月初,監管部門在信托標品業務層面明確了債券回購以及衍生品業務,對信托公司的標品信托業務是一種利好,也為信托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礎。債券投資類產品或是首先受益的業務之一,作為信托公司標品業務的主要構成部分,債券投資類產品的前景被看好。”
具體來看,7月債券投資類標品信托成立規模達314.51億元,環比大增69.95%;7月股票投資類標品信托成立規模為3.96億元,環比下降48.46%。至此,2023年1~7月債券策略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合計1282.79億元,光大信托、外貿信托和上海信托成立規模分列前三,分別為171.55億元、139.98億元和136.46億元。
TOF(基金中的信托)產品方面,雖然成立數量小幅下降,但成立規模明顯增長。截至2023年8月6日,7月TOF結構的標品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為274款,環比減少1.08%;成立規模71.53億元,環比增加26.33%。
非標業務方面,房地產類信托成立規模在7月實現反彈回升,基礎產業類信托情況類似,工商企業類信托成立規模則出現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7月房地產類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反彈回升至30億元線附近。業內人士認為,上半年房地產的投資下挫明顯拖累經濟,房地產行業目前仍處于困境之中,房市的企穩和復蘇還需要時間積累,房地產信托業務短期內回暖難度較大。不過,房地產市場的平穩著陸是監管層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短期內大概率還會有刺激政策出臺,對房地產信托業務是利好。因此,房地產類紓困信托業務仍有一定空間,而央國企逐步參與相關不良資產處置的情況明顯增加,是較好的交易對手。
2023年以來,受部分高風險區域政信項目的影響,上半年投向基礎產業的信托業務熱度有所下滑,但7月在政策面傳來利好信號的背景下,基礎產業類信托業務或能重回增長軌道。數據顯示,7月成立的基礎產業信托產品的投向地域有所分化。從成立數量看,江蘇省、陜西省和山東省分別成立178款、122款和68款,江蘇省的熱度明顯上升,投向山東省的產品數量則出現下滑。
另有數據顯示,7月工商企業信托的成立規模環比降超五成,規模占比大幅下滑。喻智表示:“目前工商企業類信托的新增規模相對較小,受偶然性因素的影響較大。”
(注:圖片及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27-85721622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