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北有長白人參,南有九華黃精,作為一種藥食兩用的中藥材,九華黃精在池州有著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我局將進一步聯合林業部門,加強野生九華黃精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日前,在池州市政協社情民意信息辦理跟蹤問效集中視察活動的現場,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說。
今年2月2日,一篇題為《關于做好“九華黃精”野生資源普查保護的建議》社情民意信息被送到黨委政府領導案頭,“亂采濫挖野生九華黃精資源現象嚴重,加強野生九華黃精資源保護刻不容緩。”“立即開展種質資源普查、加快種質資源基地建設、明確管理責任主體、制定九華黃精種植標準……”市政協圍繞九華黃精發展問題精準建言。
市政府分管領導立即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認真謀劃九華黃精產業發展重點。市農業農村局迅速跟進,充分吸取市政協建議,采取了一系列促進九華黃精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舉措。目前,池州九華黃精種植總面積超7萬畝,其中原生態種質基地8000余畝,全市黃精年綜合產值超22億元。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勢頭更勁,正向著“黃金”大道邁進。
這只是池州市政協發揮社情民意“直通車”作用、聚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的一個縮影。今年截至6月,市政協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報送社情民意信息20多篇,領導批示13件次,部門辦理答復10件次。一條條社情民意,串起了服務民生和發展的“金點子”。
為確保社情民意信息建議落地見效,池州市政協還探索開展社情民意信息辦理跟蹤問效活動,每季度選擇3件領導批示的社情民意信息,組織委員實地察看、上門座談、深化調研,了解辦理情況。政協委員與辦理部門負責人現場面對面,真切地感受到意見建議變成部門推動相關工作的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委員的履職熱情。 (池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