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灌南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加快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高舉“工業立區、產業強區”發展大旗,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聚焦主責主業、創新開展工作,強化招大引強、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擦亮“在灌南無難事”營商品牌。
招商引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是推動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的“不竭動力”。灌南經濟開發區樹牢“抓發展必須抓招商”理念,緊緊圍繞鋼鐵冶金、精細化工及原料藥、綠色食品、機械電子等四條優勢產業鏈,紡織服裝、板材家居等兩條特色產業鏈,補鏈延鏈招大引強,明確園區、產業發展重點和主攻方向,全力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園等特色精品園區。抓謀劃、促落實、穩推進。堅持走出去,園區主要領導帶隊招商,通過產業鏈招商,駐點招商“雙輪驅動”,精準編制《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構建完善“5+4+N”招商網絡,舉辦灌南(宜興)招商推介會。1-7月份,78次赴外地開展招商活動,先后對接洽談項目140余批次,在談項目67個,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8個,協議總投資102億元,包括總投資31億元秸稈基生物合成項目、總投資12億元雷曼拓享電子項目、總投資10億元鼎銳特科技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輕工業產業園項目等一批投資大、帶動強的大項目、好項目。截止到目前,列入市縣重點項目19個,投資57.4億元,開工率100%,已投產項目10個,其中寶馨光電、毅獅邁輪胎、和道食品、原秀科技等項目竣工投產,康盛紡織、文輔設備等項目設備安裝調試,溫氏食品、益拓新材料、宏耀污水處理等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堅持破難題,保障項目早落地,早投產。
惠企服務,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園區關鍵競爭力,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灌南經濟開發區樹立“企業發展到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的理念,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對156家企業開展“全科診療、綜合報告”,實現“進一次門,辦多項事”。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深化作風建設,做到項目手續辦理全程幫辦代辦、服務企業精準及時到位、破壞營商環境“零容忍”,開發區“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持續擦亮“在灌南無難事”營商品牌。深化專班推進機制,實行“一項目一專班”,每個項目都有一名科級干部全程包抓,及時解決各類建設難題。加快項目導入,大力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園、智慧園區三期,水污染三級防控提升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系統已投入運行。
灌南經濟開發區還優化黨員干部帶隊幫包聯系企業機制,將園區分成7個管理服務區,由開發區黨工委班子成員擔任片區長,65名機關工作人員擔任企業掛聯服務員,服務企業助企紓困。舉辦開發區人才專場招聘會,為企業解決用工難題,印制《灌南縣“五個好”惠企政策匯編》等手冊,為企送政策300余家,協調金融系統幫助解決中小企業發展資金1.3億元。通過“點單服務”和“套餐服務”相結合,全力提升為企業服務能力,讓項目在灌南經濟開發區引得來、落得下、留得住、建設快、發展好成為常態。
改革創新,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灌南經濟開發區堅決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向改革創新要效益,持續釋放動力活動。今年來,新增“四上”企業47家,依托南北共建優勢,與無錫江南大學科技園開展“科創飛地”項目,與114產學研協同創新服務平臺、上海滬江產業技術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園區發展注入新活力。創新主體培育,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湯溝兩相和獲評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工業信息安全防護星級企業;潤普股份、湯溝兩相和創成市智能車間;源鈺金屬、萬航木業、龍泰威食品創成市企業技術中心;龍泰威食品和智富新材料實現企業三星上云。創新金融服務,開設“園區保”服務,與省信保集團等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已為暢頜汽車、天乙金屬等企業融資2000萬元。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征途漫漫,唯有實干。灌南經濟開發區將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聚焦經濟發展、‘雙招雙引’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等主責主業,堅定信心,全力以赴,努力將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引領區,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灌南篇章貢獻開發區應有力量。”灌南經濟開發區負責人如是說。
(來源:灌南縣融媒體中心/夏丹華 通訊員/曹竹君 編輯/趙恩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