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對于社區我有著深厚和難以割舍的感情,從青澀的社工成長為可以守護居民幸福的‘小管家’,在這里,我也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幸福的源泉……”來自南京建鄴區雙閘街道吳侯社區的社工趙倩在比賽現場動情講述自己用青春和真情守護居民百姓的心路歷程。
5月26日,南京河西南首屆社區服務職業技能大賽在雙閘街道舉行,大賽旨在深入推動街道社區治理現代化進程,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能力突出、群眾滿意的社區服務隊伍,通過“曬成績、賽貢獻”,激發社區工作者在高質量發展中當先鋒、做表率。
本次大賽經過理論知識必答、實務案例、綜合問答、主題演講等一系列比拼,既考察選手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網格化管理等理論知識,也考察黨建引領、社情民意、矛盾糾紛等基層社會治理相關事務的處置。
來自雙閘街道的江灣社區、新亭社區、青奧社區、新月社區、新河社區、永初社區、吳侯社區、升榮社區8個社區推選的共24名“精兵強將”參加本次比賽。參賽選手個個精神飽滿、躊躇滿志,充分展示了社區工作者團結奮進的精神面貌。隨著賽程推進,選手狀態漸入佳境,現場比賽氛圍濃厚。在演講環節,更是真情流露、金句迭出,引得掌聲陣陣。來自新亭社區的網格員秦麗講述幫助照料72歲蔣阿姨并從中汲取奮進力量的經歷,這個雙向奔赴的溫暖故事源于某天突然癱倒在家的阿姨給秦麗撥打的一通求助電話,“打從那天上門幫忙后,阿姨會經常來社區,有時幫我們整理圖書館書籍,有時帶著樂器來參加社區表演。我也從助人中實實在在感受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意義,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最終,經過現場評分,一等獎花落新亭社區,升榮社區和新河社區位列二等獎。
伴隨著河西南部區域高起點規劃、快節奏發展,雙閘街道已成為最能代表建鄴現代化國際性城市客廳的集中展示區。“街道現有社區工作者124名,其中在社區工作不滿2年的占四成,社工中超過半數為90后年輕人。”不僅城市面貌新、產業格局新,在基層治理方面也呈現出“三新”特點,據雙閘街道黨工委書記徐凌介紹,轄區最早成立的社區距今不到十年時間,一半以上社區成立時間不到3年,“每年大量的新交付小區帶來許多新遷入居民,他們普遍學歷高、年輕化且服務需求多樣性,同時‘90后’社工也成長為主力軍。”
作為新城新區,近年來,雙閘街道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夯實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協調各方力量共建共治,深化改革創新賦能,促進社會治理轉型升級,著力構建“黨委領導、群團助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體制。今年雙閘街道提出“精準開展專業素質能力提升計劃”,重點圍繞提高干部隊伍特別是年輕干部的專業思維和專業素養,分類分批開展賦能培訓,開設“星辰計劃”青年干部培訓班、“星熠計劃”社區兩委培訓班、“星火匯聚”社區服務職業技能大賽等,全面提升干部“敢為”能力。
“雙閘街道具有現代化國際性的特點,這也要求了社區服務專業程度高,而這種精細度也體現在整個賽程設置上,都是關乎居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要求很高。”社科院專家現場點評中提到,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效能基層治理,高效能治理呼喚高水平社區服務,南京雙閘街道在黨建引領國際社區建設、河西南黨群聯盟建設、基層三整合改革等工作中亮點突出,進一步成為基層治理的標桿,打造成居者安、近者悅、遠者來,人民滿意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樣板。
(江蘇新聞廣播/劉雨薇 編輯/國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