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見證,中國人終于坐上國產大飛機啦!
今天(5月28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開啟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10時32分,中國東方航空MU9191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飛往北京首都機場。
(資料圖)
12時31分,中國東方航空MU9191航班順利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之后穿過了象征民航最高禮儀的“水門”,國產大型客機C919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成功。
根據計劃,在28日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后,從5月29日開始,東航首架C919大型客機將在上海虹橋—成都天府航線上實行常態化商業運行。
給力啊!C919背后的蘇州力量
國產大飛機C919今天商業首飛,中國人坐上國產大飛機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背后也有許多“蘇州造”的助力。
發動機被稱為飛機的“心臟”。在C919的“心臟”上,從葉片到火焰筒有不止一項核心零部件來自蘇州。
為發動機降溫
燃燒室是飛機發動機三大關鍵裝備之一,火焰筒則是燃燒室的主要部件,也是發動機重要的受熱部件。
飛機發動機依靠燃燒室產生約1700℃的高溫高壓氣體,推動葉片高速旋轉而產生巨大動力。但燃燒室材料耐受溫度一般只有1200℃,需要在改進材質增加整體耐高溫能力的同時,在火焰筒上使用氣膜孔冷卻技術,保證火焰筒在極端高溫高壓環境下長時間穩定工作,相當于給火焰筒“降溫”。
這項技術的背后,就有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思萃聲光微納技術研究所的身影。
火焰筒上的氣膜孔孔型極端復雜,種類多達50多種、數量高達幾十萬個,最小間隔只有人類頭發絲的1/3,加工質量和精度要求極高,以前該項技術只有極少數發達國家掌握。
聲光微納所與中國商飛合作,自主研發冷卻氣膜孔激光加工技術,達到國際較高水平,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為發動機減重
如果說整個飛機發動機相當于人體心臟,那么發動機葉片就相當于心臟瓣膜,是飛機發動機中數量最多、要求最高、難度最大的核心零部件,耐高溫、耐疲勞、耐磨損等性能缺一不可。
華鈦瑞翔的核心產品—鈦鋁合金發動機葉片,歷時十余年研發而成,不僅能夠在650℃高溫下正常使用,與原有葉片相比,還能夠減重50%以上,對于整個發動機來說,可以減重30至60公斤,為國產大飛機減重帶來了可靠的解決方案。飛機輕量化也意味著更低的油耗、更高的運力以及一系列綠色經濟效益。
目前,華鈦瑞翔已具備年產6萬片航空發動機葉片及500噸鈦合金結構件的生產能力。
為鍛造C919護航
一架飛機,往往包含著數十萬個高精密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耐高溫、高強度、復合材料和復雜結構件多、工藝要求高、加工難度大,因此需要大型、高速、精密、多軸的高性能數控機床進行加工。紐威數控裝備(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為這些零部件的鍛造提供保障。
紐威數控陸續研發、生產了百余臺高精度數控機床,發往國內各飛機設備制造廠,而這些數控機床可以用于大飛機C919的機身框架、機翼、尾翼、飛機起落架等零部件的生產、加工。
整個蘇州,都在造飛機!
造飛機,蘇州是認真的。
早在2021年2月,蘇州市政府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中國商飛發揮主制造商優勢,鼓勵蘇州企業參與并承接中國商飛零部件配套項目,并攜手在蘇科研院校,搭建產、學、研、檢合作平臺,依托相關平臺載體,重點圍繞航空材料的研究和應用領域開展聯合攻關。
2022年,空客中國研發中心落戶蘇州。
空中客車公司是世界領先的航空航天企業之一,中國研發中心將重點圍繞氫能源基礎設施開展研發工作,同時為空客全球提供先進制造、電氣化、未來客艙及新科技的研發創新服務。
就在前兩天,5月26日,蘇州又迎來一個航空航天產業園開園,13個優質項目順利簽約入駐,涉及航天關鍵構件、航空航天先進材料、電子封裝新材料、數字化感知等方面。
位于吳中區的航空航天產業園將借助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成果優勢,聚焦航天器制造及應用、航天新材料及器件、空間信息處理、航天先進動力及裝備等未來產業細分領域,為蘇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蘇州全市瞄準大飛機、通用航空、航空智能裝備、航空功能服務和航天產業等重點領域,舉全市之力、匯各方之智,大力發展航空航天產業。
2022年,全市集聚航空航天產業鏈重點企業303家,產值規模預計達到41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5%,集聚了長風航空電子、吉太航空、華易航、邁信林等優秀內資以及通用電氣航空、新宇航空、賽峰等外資航空航天零部件企業。
蘇州各地更是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積極布局,形成了各板塊錯位發展、各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張家港市主要集中在航空金屬材料、內飾復合材料、電纜線纜等領域。
常熟市主要集中在飛機內飾件、航空結構件、機體復合材料等領域。
太倉市主要集中在精密制造、航空新材料、專用無人機、航空服務業等領域。
昆山市主要集中在精密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航空電子設備等領域。
吳江區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專用設備、航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等領域。
吳中區主要集中在航空零部件、航空航天專用設備、航空航天檢驗檢測、航空功能服務等領域。
相城區主要集中在航空新材料、航空液壓系統、機載系統等領域。
蘇州工業園區主要集中在航空發動機及部附件、起落架及剎車系統、標準件、航空航天工業軟件等領域。
蘇州高新區主要集中在航空電子、航空航天新材料、航空航天元器件、航空航天檢驗檢測等領域。
蘇州與航空航天事業有著不解之緣。
自古以來,蘇州人在辛勤耕耘腳下土地的同時,也從未停止仰望星空。
攝影:高志欣
在蘇州碑刻博物館,珍藏的四大宋碑之一——天文圖,它記錄下千年前人們對星空的追尋,國際天文學界稱其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象實測圖。
進入新中國在國家的航天事業中,全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蘇州獨占4席。
他們是王淦gàn昌、程開甲、楊嘉墀、王大珩。
從仰望星空到飛向蔚藍,蘇州對廣袤天宇的探索持續追尋。從神舟飛船、天宮空間站到北斗衛星,再到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測,背后都有“蘇州制造”的貢獻。
相信蘇州必將為推動我國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蘇州新聞、蘇州工信等,蘇州發布綜合整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