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盡自己所能,當好產業導師,把技能經驗繼續傳下去,點燃學生‘薪火’,培育‘未來工匠’,為徐州產業工人隊伍的蓬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2022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孟維代表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表態說。近日,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總工會聯合印發《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薪火工程”實施方案》,首批聘任了20名勞模工匠產業導師。
(資料圖片)
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薪火工程”,旨在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群體弘揚精神、傳授技藝、培養人才和帶隊攻堅作用,有效化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資源型短缺”,依托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專業化職業教育體系,帶動技能人才隊伍梯次發展,為徐州產業強市建設培養造就更多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
按照“薪火工程”實施方案,將利用3年時間,遴選認定100名勞模工匠產業導師;協同建設10個勞模工匠導師孵化站,30個勞模工匠導師校園工作室;擇優實施100項校企協同攻關項目;每年培育選樹一批市級和縣(市、區)級工匠人才。
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薪火工程”主要圍繞推進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認定制度化、技能技術人才賦能培訓精準化、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標準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服務項目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布局體系化、勞模工匠精神弘揚傳承常態化6個方面實施。
推進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認定制度化
立足區域產業發展,發揮企業教育主體作用,拓展職業教育教師選用渠道,按照行業企業所求、專業崗位所急,學教一體、培訓相適、供需匹配的原則,遴選認定有高超技藝、實踐經驗、奉獻精神的勞模工匠到職業院校兼職任教擔任產業導師,形成服務徐州職業教育發展、促進產業技能人才建設的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資源庫。
緊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接徐州“343”創新產業集群,編制發布技能人才需求指引,實施重點群體專項培訓計劃。依托職業院?;虻谌綑C構,建設勞模工匠導師孵化站,探索形成“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精準化培訓模式,創新開展新職業新業態產業工人技能培訓。
緊扣區域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需求,針對生產制造、測試裝調、試驗試制、現場管控、設備運維等一線崗位,校企共同培養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探索形成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標準,建立為工程技術人才緊缺領域儲能賦能的新機制。
推動企校在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上深度融合,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契合企校需求,整合企校資源,構建企校發展聯通、需求互通、資源融通的雙贏合作格局。依托勞模工匠導師校園工作室,引領指導職業院校師生協同開展技術升級、成果轉化、技能培訓、技術服務等,加快企業提檔升級。
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布局體系化
構建以行業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依托勞模工匠產業導師校園工作室,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定期發布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吻合度預警報告,引導職業院校主動對接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需求,推動職業教育類型、院校布局和專業設置等教育供給結構優化,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
發揮勞模工匠產業導師作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學生中廣泛營造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濃厚氛圍。組建包含非遺傳承人、老字號企業代表、勞模工匠、最美產業工人等在內的勞模工匠宣講團,定期走進校園開展集中宣傳宣講活動。利用職業院校、職業體驗中心、博物館、青少年宮等教培場所,推動設立技能角、技能園地等技能展示、技術互動、職業體驗區域,引導師生特別是青年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為鼓勵徐州職業院校加快人才培養,自2023年起,在省級以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的選手,將被市總工會、市教育局聯合命名為徐州市職業院校“未來工匠”。今年,共有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高職院校、江蘇省徐州市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3所中職學校和徐州機電工程學校等2所技師學院的26名學生入選。今日桃李芬芳,明日社會棟梁。市總工會黨組書記王子華表示:“希望通過工匠的‘星星之火’,點亮莘莘學子的‘成才之路’,形成職教人才培養的‘徐州樣板’?!?/p>
在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薪火工程”的助力下,徐州將緊扣“343”創新產業集群人才需求,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跨越發展,促進產教融合縱深推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效益,推動教學與生產融合,讓廣大職校生盡快成長為大工匠,在徐就業創業,服務地方發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