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基層治理常常面臨服務面廣,人手不足,專業度不夠等方方面面短板。為完善基層治理體系,2021年起,江蘇按照50至100戶左右為基本單元的標準,將網格細分為若干個"微網格",也被稱為"精網微格"工程。換句話說,原來社區網格是1.0,那么微網格就是2.0升級版。今年,江蘇將進一步深化"精網微格"工程建設。各地基層也不斷創新、探索著新辦法,用好"微網格",破解基層治理中的實際問題,打通家門口"最后一米"。
今年,南京市六合區程橋街道金莊社區,多了一處口袋公園。茶余飯后,村民常常到這里休閑健身,嘮嘮家常,享受鄉村美好時光。金莊社區村民說:“我們經常來鍛煉鍛煉,對我們老百姓 尤其是對年老的人,有一個鍛煉的場所 ,而且環境搞得比較優美,老百姓總覺得是一種享受。”
這片綠意盎然的休閑廣場,在去年以前還是一處雜草叢生的荒地。說起這次改變,金莊社區村組長、第5網格微網格員肖立保發揮了不小作用。金莊社區常住人口2800多人,原先只有5名網格員。作為南京六合精網微格工作試點,去年,當地社區嘗試,按照50至100戶左右的標準,將原先5個綜合網格,細分為19個微網格,每個微網格,再配備上兩名微網格員和兩名志愿者,協助專職網格員開展服務管理工作。與村民熟絡又熱心的村組長老肖成為一名微網格員。
成為微網格員后,老肖早晚在村莊巡查,和村民聊起這片荒地,閑置了很久,分給各家種地,地方太小;放著不管又影響村莊環境,而村民家邊一直缺少活動、休閑的地方。隨后,老肖將此事反映給網格員,村里經過多方商討,結合實際情況,決定建設這處休閑廣場。期間,老肖多次來到村民家,聽聽了解大家的需求。金莊社區村民說:“晚上黑天的時候比較暗,能不能在廣場中心點安一盞燈,年老的人到晚上必須亮光要大,暗了,看著昏昏沉沉。”金莊社區微網格員肖立保表示,能解決的盡量解決,解決不了的事情才向網格員反映,一般晚上早晨轉一趟也行,發現問題,及時把事情處理,你不處理越擺時間越長。
與老肖一樣,不少微網格員都是村組長,或是一些熱心村民,憑借他們扎根村組、熟悉情況的優勢,與網格員形成合力,不論在宣傳政策,還是發現問題方面,網格化治理效率明顯提升。
此外,南京市六合區還依托全區1041名網格員和3905名微網格員,建立結對報到、任務清單等機制,創新組建社區工作組,由兼任社區副書記的民警牽頭,網格員、專職輔警、調解員、協管員共同組成,還鏈接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多方治理資源,形成合力。近三年,當地群眾安全感、網格知曉率均位列全市第一。金莊社區村民贊嘆:“微網格員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生產隊的,事情都能掌握 所有人都能調解,矛盾從基層就把它化解掉了。”(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范思成 編輯/玉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