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6日,“文化傳承·南航行動”長江教育創(chuàng)新帶文化大講堂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qū)啟動。長江沿線9個省市20家博物館館長走進校園,運用博物館豐富的文化和學術資源,和學生們同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大思政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院士主持啟動儀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鄭永安在致辭中表示,通過長江教育創(chuàng)新帶文化大講堂的精彩教育思政課,能讓更多長江流域歷史文明照進現實,讓校園教書育人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師生中得到更好弘揚與傳承。
現場舉行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文化實踐育人基地”授牌儀式,宣讀“同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思政大課”倡議書,學校與20家博物館館長、專家共同簽署“同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思政大課”倡議書,校相關負責人為青海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20家博物館授牌,并頒發(fā)“文化傳承·南航行動”長江教育創(chuàng)新帶文化大講堂特聘專家聘書。在主旨發(fā)言環(huán)節(jié),四家博物館館長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本館的特色亮點。“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博物館和高校教育一直都是分不開的。”北京大學教授、良渚博物院院長徐天進在發(fā)言中表示,通過南航的“長江教育創(chuàng)新帶文化大講堂”平臺,我們會考慮怎么將博物館作為高校教育的另一個課堂,“中國的博物館里有人類百萬年以來的歷史,有我們祖先大量的經驗和智慧,有藝術的,也有科技的,這些內容對于當下的大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啟動儀式之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川平以“世界大河文明框架下的長江文明”為主題,作了“文化傳承·南航行動”長江教育創(chuàng)新帶文化大講堂首場報告。他表示,大河文明是人類古代文明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江文明的出現和傳承,為人類文明史增添了華彩。
據了解,南航將定期組織師生前往各博物館開展沉浸式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交流與合作,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師生中得到更好地弘揚與傳承。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齊小華 通訊員/江寧融媒 編輯/汪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