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檢查出的問題是否整改到位?安全隱患是否切實消除?連日來,多地開展“回頭看”行動,筑牢燃氣安全防護墻。
(資料圖片)
“瓶子太多了,只允許放三個。那兩個備用瓶不允許儲存,因為這個在店面也是個危險隱患。”下午5點半,泰州泰興市黃橋鎮城鎮燃氣工作小組來到該鎮文明路,開始對沿街餐飲門店進行第三輪逐一過堂,繼續圍繞“灶、瓶、管、閥”的關鍵環節展開細致檢查,要求商戶針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并定期自查。
泰州泰興市黃橋鎮城鎮燃氣工作小組工作人員葉松說:“不符合規定的,給予7天時間自行整改,如逾期不整改的直接關停。”
據統計,黃橋鎮共有餐飲門店369家、流動攤販94個。自6月22日以來,該鎮對餐飲單位進行了全面摸排,第一輪查出隱患171個,第二輪查出49個,共關停門店1家。
泰州泰興市黃橋鎮城鎮燃氣工作小組負責人周鳳云說:“推動源頭治理,規范燃氣使用場所安全管理措施,確保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到位。”
常州市經開區也于近日開展商業領域消防隱患公益訴訟“回頭看”活動。今年4月,常州消防聯合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共同對“三合一”場所展開專項治理。此次回訪,檢查人員圍繞之前發現的違規使用燃氣瓶等問題逐項檢查,發現相關店鋪已整改到位。而第二輪檢查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檢察機關全程跟蹤監督。
常州市經開區建設局燃氣管理科副科長馬崢說:“整個形成了47個排查小組,由各鄉鎮街道網格員隊伍組成,包括第三方檢查單位和液化氣公司都加入其中。目前,已經整改了800多個隱患,有效壓降了整個餐飲場所的風險。”
常州經開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助理汪翰說:“一方面是督促行政機關推動隱患的整改,另一方面也用磋商等方式想引起老百姓和這些場所主體自己足夠的重視,防患于未‘燃’。”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碩 供片臺/泰興臺 常州臺 編輯/張萌)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