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世紀80年代,“夜校”“夜大”廣受上班族歡迎,如今,在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課程深受上班族的喜愛。這源于鐘樓區南大街街道積極探索文化傳承與文明傳播的融合路徑,以“夜模式”引領老城復興新風尚。
打造夜書房,“夜課”讓理論宣講不打烊
位于古運河畔的毗陵書院今年正式揭牌成立,面向廣大社會群眾開放,在夜間給上班族提供了一個閱讀的去處和選擇,為城市創造一個“心靈療愈”的深夜圖書館,在把“夜書房”從“建好”到“用活”的實踐中,讓市民群眾“想來”更“常來”。
位于古運河畔的毗陵書院
繁榮夜經濟,“夜市”讓商圈復蘇不停歇
今年以來,南大街自東向西形成了夜市集群,新時代文明實踐成為了推動市容與繁榮并存的新探索。鼓勵引導志愿服務參與商圈振興與基層治理,通過引導非機動車輛有序停放、督促商家和攤主加強對噪音、餐飲垃圾的整改、引導消費者自覺有序排隊等方式,讓文明成為夜市的新亮點。同時,把回應群眾實際需求作為文明實踐的重要任務,抓住夜市“流量”,聚焦群眾喜愛的義工理發、義診等活動,持續完善愛心夜市;對接企業用工、求職需求,依托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在30余家企業近400個崗位組成的“人才夜市”中,就業輔導與求職指引以最“接地氣”的方式,用夜市“煙火氣”,為人才服務“聚人氣”,激活人才就業密碼,為群眾就業和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南大街夜市在今年夏天火爆“出圈”
豐富夜文化,“夜演”讓群眾活動不斷檔
整合陣地資源,依托吾悅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南市河小劇場等群眾喜愛的夜間游玩場所,積極引進玉海越劇團等社會組織、市場主體,“神獸學院”聯動教培服務提供多元的暑期夏令營,籃球賽、滑板展示等一批體育運動、小劇場里吳儂軟語的唱腔吸引、滿足不同年齡群體,文明實踐“夜模式”常態化開展,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服務 “延長幾小時”,進而“服務更多人”。依托“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組織開展“老城廂 新年味”非遺市集、“篦梁燈火 福滿鐘樓”我們的節日·元宵主題活動等一批傳統節日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