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凈化設備。記者 陸銘 攝
2017年8月,徐州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整整6年。6年來,這座位于銅山區大彭鎮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共“吃干榨凈”近百萬噸“濕垃圾”,生成沼氣近3000萬立方米,并由此產生蒸汽11萬余噸和發電1145萬余度。
“濕垃圾”即廚余垃圾、餐廚垃圾以及易腐垃圾。2017年8月,徐州市餐廚垃圾處理廠一期投入使用,日處理垃圾主要是餐廚垃圾。2019年8月,隨著徐州市餐廚垃圾處理廠二期投入使用,“濕垃圾”的全處理流程才開始實施。
(資料圖片)
“剛開始不是很多,每天大約能處理餐廚垃圾百余噸,隨著二期的投入使用,目前每天能處理‘濕垃圾’近600噸,其中餐廚垃圾約300噸,廚余垃圾約200噸,易腐垃圾約60噸?!毙熘菔胁蛷N垃圾處理廠廠長劉泳濤介紹。
據了解,“濕垃圾”來到餐廚垃圾處理廠后,首先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然后實施污水、固渣和油的“三相分離”。固渣和油另作他用,污水則用來發酵產生沼氣。產生的沼氣再經過脫水脫硫凈化后,進入發電機組發電。
“建廠6年來,共產生沼氣近3000萬立方米。二期項目投入使用前,所產生沼氣主要用于廠區熱能需要,包括冬天取暖在內,截至目前共產生蒸汽11萬余噸,實現了自給自足。2019年二期項目投入使用后,我們開始利用沼氣進行發電,截至目前共有800萬立方米沼氣用于發電,共發電1145萬余度。我們廠區每天用電1萬度,所以稍微補充點國網市電就可以滿足用電需求?!眲⒂緷嬖V記者。
徐州市餐廚垃圾處理廠目前日處理近600噸的“濕垃圾”從哪來的?萬涓成水,匯流成河,是廣大市民和單位在奔赴“新時尚”的道路上實施精準分類得來的。
8月19日下午,泉山區永安街道普查小區內,家住12號樓1單元302室的朱秀花阿姨拎著在家中分好的廚余垃圾袋來到小區環保驛站前,推開廚余垃圾投放箱的擋板,將垃圾袋口朝下傾倒,最后將垃圾袋甩了甩拿出來后投至旁邊的其他垃圾投放箱。
“我們小區都是這么做的,不費事,只要用點心就好?!敝煨慊ǜ嬖V記者。
百姓用心,職能部門上心。泉山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林琳介紹,泉山區目前每天產生廚余垃圾約55噸。按照要求,廚余垃圾每天清運不少于兩次,根據轄區內所有小區合理設置收運路線,確定各自的收運時間后在收集亭上公示,隨時接受群眾監督。
“以普查小區為例,由徐州蘇彭市容環境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該公司對該小區設置的廚余垃圾收運時間就是早上7點-8點和中午13點半-14點半?!绷至照f,所有運營到位都要使用四輪八桶電動廚余駁運車將廚余垃圾從收集亭集中收集至廚余駁運點,再由泉山區清運所工作人員駕駛廚余垃圾車統一運往徐州市餐廚垃圾處理廠。
“泉山區垃分辦會定期組織工作人員檢查轄區收集亭內廚余垃圾桶及13個廚余垃圾駁運點,檢查點位衛生是否干凈、是否及時清運、廚余垃圾純度等,清運所駕駛員會拒收有混投的廚余垃圾桶,嚴格要求整改后再收運?!绷至毡硎尽?/p>
市環境衛生管理中心副主任顏麗表示,自徐州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以來,先后在市區1800余個居民小區設置了5000余個收集房,配備了74臺家庭廚余垃圾駁運車和27臺家庭廚余垃圾掛桶收運車,建設了39個廚余垃圾駁運點,建立廚余垃圾“兩駁一運”的運行管理模式并高標準、高效能、高質量完成,目前每天收運處理家庭廚余垃圾約300噸。
“廚余垃圾駁運點按照每個街道辦事處設置1個的原則,由街道辦事處綜合考慮運距、車輛通行等因素,在轄區內選擇合適點位建設。駁運點的建設面積一般在200-500平方米。部分街道辦事處將駁運點與垃圾分類宣教、有害垃圾暫存、公廁服務、環衛驛站等相結合,根據垃圾分類要求建設綜合型環衛設施?!?/p>
顏麗告訴記者,廚余垃圾前端收集使用小型電動駁運車,車輛操作簡單并且車身小,老舊小區等狹窄路面也能通行,同時還減少了大型車輛頻繁出入對居民小區地面的損壞及對過往車輛行人的影響。另外,居民小區廚余垃圾通過“以桶換桶”方式進行駁運,在駁運點內部進行掛桶收運,而且整個過程垃圾桶始終保持密閉,破解了生活垃圾收運“污染環境”“噪聲擾民”等難題。
(來源:徐州日報)
標簽: